“抓住的俘虜往回送,讓我們派人在中途幫一下,天兵軍、橫野軍千人為一大隊,在快速突進,只見后突厥和其他部族斥候,不見主力。
后突厥的暾欲谷謀臣不可小覷,怕他集中優勢兵力大范圍運動針對某一支天兵軍、橫野軍千人隊。
所以需要更多的竄天猴和炸藥包,千人隊遇到不至于被殲滅。
另外佯動之兵必須小心謹慎,以防背后空虛,被突厥東西橫移戰術搶了單于都護府和安北都護府的地盤。
如后突厥繼續大范圍轉移,河西節度使也可能成為目標,不知道能不能調張孝嵩精銳過去?
哦,還說認識個人,以前考中進士,現在在家呆著,叫王翰,家里有很多馬匹和地,跟王維家差不多。”
李易把信看一遍,翻譯給李隆基聽。
“易弟以為如何?”李隆基聽完,沒啥想法,知道什么情況就行。
“王翰這個人吧,挺有意思,家里有錢,不管誰在當地為官,都得維護好他。
張嘉貞也不例外,不過他沒啥壞心思,他就總想表現其自己,跟王維不同。
王維喜歡追究佛道之事,王勃希望每天找一大群人吹牛,然后把年歲差不多的人比下去。”
李易回復李隆基,你問我就告訴你。
包括尺帶珠丹在內的眾人,一時間面面相覷。
咱們關心的是王翰嗎?王翰死不死的值得一說?
戰事,跟后突厥的戰事。
李隆基喝口鴨架湯,壓壓驚:“易弟,嘉貞所慮之事……嗯!”
“沒事兒,后突厥只能往北跑,他去打河西節度使,打完還去哪?打隴右?
西突厥和其他的部族,如今并沒有歸順后突厥,默棘連地位不穩。
暾欲谷只要不缺心眼,他絕對不敢朝別的地方去,打河西節度使,會被咱們包起來。
一旦斷掉他們北去的路,他們跑無可跑,河西節度使的城他打不下來。
河西節度使挨著西突厥,后突厥想打,需要先對付西突厥。
到那邊,他們保證回不了原來的地方,只能繼續往西北跑,西北是安西節度使所在,他們有戰斗經驗。
放后突厥過去都行,繼續向西北有突騎施,蘇祿會跟后突厥聯合?”
李易介紹從東到西的情況,突厥就這點惡心,移動范圍太大。
向東,突厥能打到東北,向西,突厥打新疆。
“既然如此,張孝嵩……”李隆基再問一下,用不用調兵?
河西節度使挨打,會死人的,城可以守,周圍進不去城的人呢?
“張孝嵩當然要調回來,咱們和吐蕃乃舅甥之誼,又不是敵人,何必放那么多兵在黃河源頭。”
李易說著朝尺帶珠丹笑笑。
尺帶珠丹回以笑容,只不過有一絲尷尬。
李易接著說:“過來串門的吐蕃的部族,他們應該往東調,距離隴右節度使和河西節度使近,方便獲取生活物資。
尤其是新來的,得使他們知道咱么的熱情,不然等串門完了,回去說咱們冷漠,這樣不好。”
李易把幾十萬人的輜重問題順手解決了,兵放那么多,生產建設用不了。
不如回來干活,至少得到九曲之地。
黃河源頭,留下五分之一的人手,往后輪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