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水田,別的田全廢了。
菜地里很多作物被泡死,明明應該是青綠色的黃瓜和茄子,現在確實變黃了。
先不忙著處理這些沒用的東西,水田放水、扶苗、把水沖來的雜物撈出去。
鄂州的常平倉打開,盧正道記錄著送出去多少糧食,回頭管李家莊子要。
百姓可算逮到機會了,使勁吃,欠別人的欠不起,欠李家莊子的就可著李東主一個人欠。
閹割養大吃的公豬,不等過年,宰了,總是跟別的公雞斗又斗不過的公雞,殺了。
至于母豬,留著,沒劁,報紙上寫了,母豬不劁味道也不重,主要是公豬不閹割叫什么激素不行。
還有魚,被水沖著到地里,看看活的就給燉上,燉時間久一些,把刺給燉爛,涼了后起出鍋。
募兵們帶著馬幫忙干活,戰馬套車,隨便找個會趕車的孩子或老頭負責。
募兵專門找力氣活兒做,比如拆房子,搬大梁。
百姓挑大梁,一根大粗木頭,下面過繩子,兩頭各一個人站成排,挑起來。
募兵上去就扛,只一排人,扛著走速度還飛快。
對于他們來講,扛木頭是基本功。
吃飯的時候他們更能吃,他們帶的壓縮餅干分給百姓了,咸菜也分掉。
好吃的咸菜沒有,現做的有。
蜀地順長江下來的李隆基的鹽船路過,一路上賣,價錢很低。
募兵干脆攔截一艘船,卸空鹽,不給錢。
這個鹽好,干凈。
燉的魚里多放,其他的肉募兵不吃,讓給百姓。
由于沒有其他的調料,燉的魚比較腥。
募兵們大口吃魚肉、大口吃小米飯,絲毫不停頓。
吃個八分飽,摸一把額頭上的汗,又跑去干活。
“賣八角和茴香的鋪子呢?掌柜的跑哪去了?讓他把東西拿出來,咱們買,魚太腥了。”
“估計等著穩定了后賣高價,往后不去他那里買東西。”
“姓什么來著?”
“米,姓米。叫米滿倉。”
“他應該賣糧。”
“陛下的兵,鐵打的一樣。”
“據說也是李東主讓招的兵,還是李東主親自教怎么練,在太白山上頂上。”
“我也聽說了,說太白山頂比吐蕃的紅白宮要高,適應了太白山,打吐蕃就沒問題。”
“有此強兵,大唐安穩,不怕打仗。”
“等咱們日子好過,再打誰,也要像京兆府的人一樣,捐錢。”
“應該把米滿倉家找到,搶了。什么時候了,他還惦記著自己的一點東西。”
百姓們吃魚不習慣,魚沒收拾好,不加調料,涼了后吃時不能吧嗒嘴兒。
被他們罵的米滿倉正接受邀請,與盧正道一同吃飯。
“米掌柜的,魚好吃不?”盧正道吧嗒著嘴兒,他就硬吃,連蔥醬都沒放。
他覺得腥,他能忍。
“放點醋和八角就好了。”米滿倉也能吃,沒問題。
“米掌柜的,有人舉報你賣假貨,本刺史不知該不該寫成奏章送到長安讓宰輔們辨別真假。”
盧正道又喝一口涼水,那個腥啊,他的眼睛都瞇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