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學易弟的手段,他心中有不服之氣,時間久了便好,習慣!
天下只有一個易弟,再傲氣的人面對易弟也得低頭,元崇初時便不服。呵呵呵……呃!”
李隆基說著提到了姚崇,為了抗衡,姚崇可是單獨建一個工坊,選拔優秀工匠進去。
后來工匠全跑到李家莊子了,過上幸福的生活。
一想起來他就笑,正好王皇后踩到后背肺子的位置。
“陛下,李東主來了。”高力士在外面出聲。
“好了,穿衣服,去前面客廳。”李隆基顧不得后面拍打放松的步驟,等王皇后跳下去,他活動活動,套上寬松的衣服出去。
就是大背心和大褲頭,拖鞋,舒服。
兩個人到前面客廳的時候,李易正帶著徒弟吃西瓜。
宮女太監用小鑷子把西瓜上的籽給夾出來,西瓜之前放在水井里鎮。
下雨天的時候,西瓜就不怎么甜,但放到了水井中,西瓜的甜絲毫不改變。
“三哥、嫂嫂。”李易起身。
“坐,方才你嫂嫂給我踩背,在大殿上坐那么長時間,酸溜溜的。”
李隆基絲毫不避諱,就說含元殿的事情。
大家的關系確定,就算是在朝堂上,易弟也可以喊自己三哥,說正事兒就喊陛下,朝堂上。
朝堂下,說啥都是三哥。往后易弟無聊想去上朝,就去唄!指大朝會,小朝會不用上朝,宰輔們過來。
“三哥,我方才又一次想起地方的醫者不足的事情,現在就下令吧,明年科舉加醫學考試,我專門列出來題目,全是基礎。”
李易不坐了,在廳里轉悠。
“叔叔,哪方面居多?”王皇后拿過來一盤西瓜放在桌子上。
“寄生蟲、傷寒、外傷、骨折等。寄生蟲的用藥看體重、年齡。
從吐蕃回來的人,吃了打蟲藥,好幾天才能清理干凈。
有的甚至需要月余,連續用藥,換不同的藥。”
李易重視寄生蟲,大唐需要人口。
至于說風寒,也就是要命的那種‘流感’,大家都不怎么流動,想一傳染就一個州府,不可能。
“是呢,看書上所記,文成公主當時若不是染了天花,想來之后又是一番景象。”
王皇后說起吐蕃,通過學習內部知識知道的內容,發出感慨。
“接種吧,反正你們都接種了,一個都沒事兒。先不說是天花,就說……”李易給自己周圍的人全接種了天花。
他在莊子里,不怕別人接種的時候出問題。
他已經積攢了不少疫苗,都儲存著。
原來他想等到一個地方突然爆發天花,再用報紙宣傳接種。
此刻他想開了,他如今的地位,信他的,他就給接種。
“師父,說是留個印兒,留不下的只要弄了就行,可以像上香一樣,給陛下和你求長生。”
李撫寬突然出聲,他從他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自從在報紙上學習了拼音,他的心中就始終覺得李易是恩人。
到藍田縣之后,他想接觸,沒想到接觸是在那種情況下。
“現在京兆府,一片片地方,一個個坊吧,找不明顯的位置接種,跟莊子一樣,尤其是女的。”
李易答應,天花疫苗有保質期,再放一放,之前的必須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