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平靜地回答,他沒說的是,他對這種場合已經看淡了。
“李大夫,那些曲子如此好聽,你就沒有觸動?”
玉真公主緊跟著問,她問的是女人花的歌,她相信李易懂。
“本就是我抄的曲子,哪里有什么觸動不觸動?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啊。”
李易說著拉過永穆公主的手,讓其坐在身邊。
“小蘭,給姑姑們把酒滿上。”永穆公主吩咐小蘭,‘姑姑’兩個字說得很重,你們別惦記我家李郎。
小蘭立即給倒酒。
換個人,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耍脾氣,很可能把酒杯打掉,或者直接一巴掌扇在倒酒人的臉上。
小蘭倒酒,她倆只能應承,不敢發脾氣。
“李東主,李東主,我是盧奐,我有事情說。”大家尷尬呢,又人在幾十步外喊。
盧懷慎扭頭看過去,沒錯,是自己兒子,但他不吱聲。
“快,快讓美輪賢弟過來。”李易虛歲比盧奐大,他起身往那邊走。
攔的人放行,李易拉住盧奐的袖子:“美輪你跑哪去吃飯了?坐這里。”
“我在東西走向的橋頭,跟其他百姓一起吃,有事情問,我還要回去跟百姓說。蹄筋有沒?來的時候他們要。”
盧奐不敢看自己的父親,只作未瞧見。
“有,蹄筋少,沒給百姓送,你回去時帶上。”李易拉著盧奐落座。
“方才他們說……”盧奐并不隱瞞,把說的話簡單復述一遍。
“其實百姓知道大唐現在的情況,有著一些事情沒有改變,但他們更愿意聽到激勵人心的話。
美輪啊,回去告訴他們,大唐之強,強在君民一心眾志成城;大唐之威,威于將士沖殺有死無生。”
李易說完遞給盧奐一把小炸串兒,又倒上啤酒。
“啊?啊!好,我記下了。”
盧奐被李易一句話就給沖擊到了,感覺滿腔熱血在沸騰,心潮澎湃。
“宋德,回頭在報紙上叫人多寫寫,百姓懂,很多地方的人生活并不好,然而咱們始終在努力,潑冷水不如去鼓舞。”
李易吩咐宋德,國家宣傳。
正如他那時,誰不知道一些情況啊,但大家還是愿意聽好的。
如果國家不進步,好聽的話屬于粉飾太平;若國家始終在向前,則叫懷著希望去奮斗。
“是!”宋德應一聲,同時懂了,明年科舉的時務策,里面應該有這個內容。
“李東主,炸串兒好吃,炸點糯米糕啊!”盧奐擼一串兒,提建議。
“我不知道百姓的具體身體情況,糯米糕吃了萬一生胃病,開心的事情就變成鬧心的事情。”
李易拒絕,大晚上的,吃糯米糕,還睡不睡覺了?
長安的人往日不怎么吃糯米的東西,不適應。
“茴香豆給我裝一兜子,我發給他們帶回家,我好歹也是個御史中丞。”盧奐又提個要求。
“對對對。”李易附和:“給你裝上,不,叫人帶過去,跟著你走。”
那邊的盧懷慎想過來扇兒子幾巴掌,御史中丞在現在的地方,是最小的,你還好意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