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要求,京兆府必須有地下勢力,一旦地下勢力出現空白,保證有外來的人填充,不好控制了就。
掛著四個空車皮的火車頭轟隆轟隆地抵達藍田縣,停住后先摘勾,火車頭去轉向的地方,其他的裝有貨物的車皮。
百姓知道一車廂里裝了多少東西,好幾萬斤啊,這玩意兒能拉動?一次拉四個?
等待中,火車調頭完畢,過來,倒車,咔嚓一聲,一個車廂接駁,繼續倒,推著車廂走,第二個咔嚓接上。
這就是詹氏車鉤的作用,不管怎么操作,保證不會讓兩個車廂撞在一起,除非慣性太大、速度太快。
詹氏車鉤可推、可頂、可連、可接,結構設計完美。
四個車廂哐哐哐哐,全懟上了,不,是接上了。
火車頭開始換檔,向前開,轟隆轟隆的逐漸加速。
在藍田縣圍觀的百姓睜大眼睛,真走了。
“幾萬斤的東西,拉著嗖嗖跑掉,換成馬車要拉多少趟?”
“換成人挑呢?幾百個人倒是能挑一車廂的東西,從早上出發,晚上能到就不錯了。”
“四個車廂,十多萬斤,鐵路厲害哦!”
“李東主厲害!”
“回去加一柱香,以前都是兩柱,決定不節省了。”
“你是為了節省上兩柱香?我以為你知道規矩呢!死人才上三柱香,一柱定夜晨,兩柱獻生辰,三柱敬鬼神。”
“誰要給李東主上三柱香?活膩味了?我成全他!”
“點蚊香,沒,三個屋子。”
“三個屋子點四盤蚊香,不準給陛下跟李東主的牌位點三個。”
“多一盤干啥呀!”
“掐滅,明天晚上再點。”
“現在不點一柱香了,打更的都用鐘,到時間就出來打點。”
“一柱行,家里就一個睡覺的屋子,點完拿屋子里,陛下和東主不會說什么。”
藍田縣這邊的百姓說著說著,樓又歪了。
火車頭拖拽著四節車廂,轟隆轟隆的,速度并沒有受到影響。
車沒有回來的時候,李易在旁邊炒臊子。
熱面的臊子,不管是打鹵兒的還是不打鹵兒的,要求都不算高。
吃兩面,李易先炒肥肉,炒出來油,把油渣拿出來,下蔥姜蒜,炒,一直炒沒。
這時再把五花肉的肉碎下進去,同時油渣也扔進去炒。
炒差不多時,胡蘿卜丁、黃瓜丁、小豆腐塊、木耳、蘑菇、菠菜等東西放進去,隨即澆水淀粉打鹵兒。
接下來晾著,涼了之后澆在過水的面條上,吃涼面。
一大鍋,有人不能吃辣的,就沒放辣椒,吃的時候有辣椒油、陳醋、醬油、蔥花、香菜沫,自己選。
大家不時過來看看,倒不是為了學習秘方什么的,他們就想聞聞味道。
“行了,晾著吧,能吃大蒜的記得吃大蒜,晌午的面就不用我做了吧?寬面和細面,食堂都有。”
李易抹一把額頭上的汗,很有成就感,這一大鍋,夠五百個人吃的。
面,他是絕對不會搟了,廚房有機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