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陛下。”畢構的聲音。
“號碼,莊子里沒有陛下,等興慶宮、皇城的線路鋪過去再給你連。”李易回復。
“找你三哥。”畢構換一個稱呼。
“你知道我是誰就找我三哥?號碼!”李易嚴格按照要求操作。
“零零一。”畢構聲音中透著無奈。
“沒有這個。”
“洞洞幺。”
“對方通話中,等待,還是一會兒播打過來?”
“跟誰通話?”
“洞三拐你需要等待,還是過會兒再打?”
“接洞五兩,我找戶部侍郎。”
“洞五兩通話中,等待,還是……”
“誰允許他給外面打電話的?小易你告訴我是誰?”畢構怒了。
“洞三勾。”這回李易給出答案,你去問問蘇颋,他在跟戶部侍郎通話。
“他怎么……”
李易掛斷,拿起另一個,繼續接線。
“東主我幫個忙?我試試?”桃紅一號發現很容易學。
“好!”李易答應,現在屬于試驗期,錯了沒關系。
一上午就這樣過去了,不曉得有啥可聊的。
吃飯的時候留下兩個人在交換機房值班,有的工匠方便了,跟另一個工坊交流,打電話,不用跑過去。
工坊與工坊有的距離很遠,耽誤時間。
宋德電話最多,他用電話安排事情。
大家的電話一律使用蓄電池,李家莊子能給蓄電池充電,干電池太浪費。
“小易,別人通話中,我怎么知道別人什么時候結束,有沒有提示?”
畢構上午呆在房間中,不熱,中午選擇吃米飯,菜是熱菜,端個餐盤坐到李易面前。
“有啊,你找戶部侍郎,他跟別人說話,等他不說了,我再告訴你。
以后打電話按秒收費,旁邊放個鐘,我需要給各地造人力發電機,為蓄電池充電。
干電池屬于備用,一般情況下別使用,有成本,用完的給我拿回來。”
李易談費用,線路鋪設是錢、電池也是錢、人工服務同樣要錢,電話的設備都不算了,包括他的技術專利費。
“小易,你說若驛站之間有電話,快騎傳遞消息,到一個驛站后,剛一走,這個驛站給下一個驛站打電話,下一個驛站提前準備好馬,是不是消息傳播更快?
如鄂州大雨,驛站每一個皆能提前安排好馬,鄂州刺史盧正道的消息便可提前半日達到。”
畢構想到了驛站馬的問題,電話能夠提前告知。
“要看什么消息,尋常的大唐內部消息,像大雨、冰雹,盧正道打個電話不好?何必跑馬!”
李易詫異,我拿出來電話和電報的目的是啥?是為了讓人騎馬傳情報速度更快一點?
送東西還行,說幾句話的事情,何必走驛站?
畢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