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那個面首沒回答出來,他又不養魚,池塘里有什么魚倒是知曉,跟錢掛上勾,天曉得怎么弄。
皇兄又問有蜂箱五十,每箱八脾,欲從初春養到秋后,問五十畝地正常采蜜,應種植多少種作物?
面首更不會,連蜂箱里多少蜜蜂都不清楚,吃過蜂蜜,沒見過養蜜蜂的。
第三個問題,也就是最后一個問題。
皇兄說看李家莊子的動物園好,想建一個更好的,愿意花五百萬緡,問在哪里建比較妥當。
面首這下子會了,跟皇兄說,應該建在藍田縣,藍田縣有山有平原,包括一大片山和平原,再修山路,好好設計一番,定然強過李家莊子。
于是自己這個面首現在就被安排著去修山路,這不是傻嘛!
李家莊子有動物園,還建什么新的動物園?五百萬緡,你應該勸諫,別花這個錢,要用在民生上。
養魚不行、養蜜蜂不會,農事都不可以,你連為天下蒼生盡臣子本分直諫都不敢?
看上去這些問題難為人,架不住皇兄整天跟李易接觸。
三個問題問李易,李易保證應對得叫皇兄滿意,甚至養魚的一年能賺四百緡,蜜蜂到冬天繼續養,誰說深秋就不采蜜的?
至于說建動物園,絕對不可以,有那個錢,不如用來繁殖牲畜。
現在不就采用著一匹好的種馬,給一群母馬帶上崽子么。
為何不問吐蕃、后突厥、大唐經濟?報紙上天天說,問啥?百姓都知道。
去修山路的面首,自己挺在意的,弄一套印刷的工具,幫忙印個詩集吧。
要修兩丈寬的山路,修出來一千丈,給畫了圖。
好在皇兄沒要求只一個人修,自己出錢,雇了三十個人幫忙。
提供工具,一天一人三十錢,都是能干活的好把勢,明年能修完不?
“姑姑,墨不給彩墨,與金仙姑姑一樣,只能是黑墨。”永穆公主看在父皇的面上答應。
她一出聲,把玉真公主的思緒,或者說叫愁緒拉回來。
“圓圓,問你家李郎個事情,說三十一個人修兩丈寬、一千丈長的山路,比如藍田縣后面的,需花費幾何?多久修成?”
玉真公主想到個主意,不是說李易有問必答么?這個事情他可否答出來?
“啊?啊!我問問哦!”永穆公主從包包里拿出對講機,選個號碼撥過去:“桃紅,李郎手術結束沒?沒呀?是這樣……等結束了告訴李郎一聲,好!”
“姑姑,李郎在作手術,等一等。咱們繼續往前走,看完了再去西市。”
永穆公主把對講機塞回包包,指著前面走。
尺帶珠丹更眼熱了,什么電話和電報,這個東西才是最好的。
那么大點一個,隨時可以跟很遠的地方直接通話,電話還需要電話線。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當作未看到,她倆不能要,要一個沒用,需要好幾個,敢開口,會被皇兄關起來。
東市的東西確實比較好,收拾得利索。
芹菜的葉子都給打下去,黃瓜水嫩水嫩的,茄子不用拿手掐,只看外表就知道不老。
“這芹菜的葉子看不到,能喂雞,不會扔掉了吧?”
尺帶珠丹看過金城公主把一些東西喂牲畜和家禽,他決定親民一下。
“拿去做水煎包和咸菜了,送到悲田坊,凡是不好的東西,一般剩得少,全給悲田坊。”
伯訛出聲,他熟悉情況,吐蕃沒有悲田坊。
在吐蕃,這樣的人,就應該去死了,或者屬于浪費糧食,干的活不夠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