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了毛的牦牛在有水流通過的地方,棚子大,里面陰涼,比大熊貓好養多了。
大熊貓不給剔毛,給冰塊和井水的水池子。
李家莊子的動物園動物有許多種,每一種都懂得如何飼養。
包括金雕,那是一大家子的金雕,有二十多只,它們不傷害李家莊子飼養的家禽和牲畜。
這個是怎么養的?有高手啊!
“贊普!”“贊普!”在幫忙干活的吐蕃使臣向尺帶珠丹問候。
他們不僅僅幫忙看東西,還教別人吐蕃的話,介紹吐蕃的工藝品的制造流程。
‘嘟~~嘟~~’尺帶珠丹剛要親民一下,永穆公主包包里的對講機出聲。
她拿出來:“誰呀?”
“聞恬啊,是我,這臺手術很成功,心情好。你問的事情,其實在我看來,就不應該搭錢。”
對講機傳出李易的聲音。
周圍安靜,玉真公主愕然的神情出現,啥叫不應該花錢?
“李郎,不花錢怎么雇人?”永穆公主問出玉真公主想問的話。
“沒說不投入,我指得是不賠錢,賺錢的事情,三十個人少了,兩丈寬,一千丈長。
我知道你說的地方,上面有六十戶人家,他們以打獵為生,入籍貫的,好多年前就是。
修這條路的目的在于方便預警,當地的這個山頭最高,周圍幾十里沒有比它高的了……”
李易介紹情況,這個位置最大的作用在于警戒,雖說用不上。
獵戶們什么路都能走,修完路,自然走路就更快。
給出來的路線圖三千多米,不科學,盤山的路盤不好,應該加到一萬多米,即三千多丈。
三哥找誰設計的?不專業呀!
將近七米寬的路顯然是要走車,三千多米的盤山路,行車太過陡峭,落差大。
換成一萬米,趕車的時候,不但不會因為路變長耽誤時間,反而速度更快。
永穆公主附近的人仔細聽,一千丈已經夠長了,三千丈,能不賠錢?
“李郎,怎么操作啊?”永穆公主又問出很多人的疑問。
“賣木頭和腐殖質,修路有很多好的樹木,告訴需要蓋房子的人,交錢就可以領到木頭。
再告訴樵夫這里的隨便砍,自己帶干糧,小樹杈和中等的樹杈都給他們。
大的樹杈聯系燜炭的人,沒人會把能當房梁的樹變成炭。
接下來修路,刨掉一層軟土,這就是腐殖質,賣給長孫昕都行。
按照我的辦法,自己不用花錢,我要是有時間,我親自過去看看,我還能賺很多錢。”
李易不曉得那邊多少人在偷聽,他哇啦哇啦傳授知識給自己未來的媳婦兒。
他都想兌換一個能夠視頻的通訊器了,雙方看著說話。
“李郎,要是有人花很多錢,速度又不快,怎么辦?”
永穆公主看自己的姑姑玉真公主,玉真公主使勁點頭回應,對,問。
“那叫傻,缺心眼、白癡,誰……誒?哪條路?哦!我才想起來,山路難修,能夠自己花錢雇人解決百姓生活艱難的人,必然是大善人,甚至是美貌與智慧并存的人。”
對講機中李易先是一頓罵,突然間風格改變,鉚勁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