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石頭就在河南府,而且所在地方挺有意思。
從運輸便利條件上講,并不方便,位置相對固定,當地有座山,叫嵩山。
其實這種石頭別處也有,但特點不同,如果換成莫州、易州、定州等地,比這個還好。
眼下真剛好河南道向河北道送東西,石頭就一起送到黃河邊。”
李易掂量幾下石頭,表情開心,磷礦石沒這個貴,差太多了。
“看一眼石頭地方都找到了?確定?”蘇颋咽了咽口水,有被嚇到。
“別處有,只是不符合運輸規則,而且這一種特殊,范圍更小,通過對比就知道哪里的可能性最大。”
李易看圖說話,不,看實物說話,圖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一大堆對比,大數據時代。
位置圈定,去當地問問便知。
一個人不可能采那么多的石頭再運到長安,至于為什么要送到長安,抓到人就明白了。
“易弟,此石頭可替代磷礦石?”李隆基同樣掂量幾下。
“不一樣磷肥是磷肥,麥飯石在其他方面的輔助大,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好處,長時間使用。
如突厥,總不吃蔬菜,需要用茶水來輔助,還有吐蕃。
總缺鹽的人、總不吃肉的人,大部分能夠看出來。
麥飯石對人體、牲畜、家禽、作物,皆有好處。
人的體現作用的時間長,家禽最快,其次為作物和牲畜。”
“那他們還是犯法。”宋璟再次強調。
“對!抓住后審問,該怎么判就怎么判,我不求情。”李易表態。
“多少錢一塊?”畢構伸手去拿李易手上的石頭。
李易不搶,給他:“挺多,不是很值錢,看宣傳和炒作。你手上的,我可以炒出千緡的價格。”
“那你還不……不行哈?”畢構反應過來,小易不能答應。
“東主,咱們收購的價錢……”宋德于旁插一句。
收別人花的錢的價格,屬于幫助別人,在東主看到石頭之前。
石頭突然珍貴,比磷礦石貴,還用之前的價格收,以后麥飯石傳揚出去,別人會說閑話。
因為這里是李家莊子,李東主什么都知道、啥都會。
在懂的情況下還是原來的價格,人心與人性難以掌握啊!
“找人的暗中去找,同時在報紙上印刷出圖片,宣傳出去,記得送到河南府的一定要快。
就說有人低價購買磷礦石,結果被李家莊子的東主看到后,說這個比磷礦石好上一倍。
遂,叫李家莊子以磷礦石二倍價格購買。”
李易改變策略,暗訪持續,順便把騙人的團伙釣出來。
拉腳的一下子賺四倍的錢,三倍的利潤,皆大歡喜。
李隆基又一次揉李易的腦袋,滿意,看到東西易弟就能想到坑人的辦法,好!他主要是不坑自己人。
“三哥,你手拿了石頭,有灰。”李易抱怨。
“沒灰難道今天晚上你不洗頭?你燒火確定都被風抽進去,一點灰跑不出來?”李隆基講道理。
“不確定,有!洗!三哥你把石頭放下,舉著怪累的,萬一不小心落我腦袋上怎么辦?”
李易看著講道理的三哥舉起石頭要砸誰的樣子,贊成三哥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