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構在那里繼續看天兒,旁邊的宋璟伸手等著看信呢,結果見畢構在抒情,一臉郁悶,你先把信給我呀!
李隆基手上的給宋璟了,先看著。
宋璟看看,往下傳,張九齡自己到畢構身邊把信拿到手。
等大家全看完,一個個臉上露出舒心的笑容,船無所謂,只要人回來便好。
哪曾想,這些人出去,一艘船未拋,全部帶回。
“小易,老夫高興,欲宴請京兆府,你安排。”畢構笑著與李易說。
“戶部出錢?”李易更高興,但他沒瘋。
“你不開心?你替老夫請。”畢構搖頭,戶部哪有錢啊!
“我替你大赦天下不?看看他們帶什么東西回來,東西好,我請……京兆府百姓一人吃一碗炸醬面。”
李易撇畢構一眼,準備瞧瞧東西,值錢的話,豁出去了。
京兆府如今常駐人口家流動人口,超過三百萬。
自己莊子忙不過來,得雇人手,大量收購手搟面,醬在莊子里炒,再送往各地。
錢倒是沒多少,有個一萬緡夠用。
畢構掃視周圍,頗為自得,意思是看老夫有面子吧?說叫小易請客,小易就請客。
沒人理會他,大家高興呢。
“怎么慶祝?”蘇颋問宋璟。
“在含元殿,等將士們到長安,休息兩日,開大朝會。當祭祖。”
宋璟決定來個大的,海外可不是過去溜達一圈。
那里有許多土著,有的土著已經愿意加入大唐,李易帶回來的生病孩子,正在努力學習。
將來屬于大唐領土,開疆拓土的事情,得跟祖宗們說一聲。
“正好讓蕃邦的人知曉,我大唐海軍之強。”
張九齡說著看旁邊,沒瞧見尺帶珠丹,金城公主也缺席。
他想起來,打電話未招呼。
不能每一次開朝會都把尺帶珠丹叫上,他又不是重臣。
“易弟你去不?”李隆基又想拉著李易去含元殿。
“不去,站著累,天熱,我在莊子休息。”李易拒絕。
“給你安排座位,你功勞大,不是你領頭,大唐又怎會派船隊出去。”李隆基立即給好處。
“成,我想想當什么官兒。他們四十艘船回來,定然裝有不少東西。種子倒是不值錢。”
李易同意,上次腿都站麻了。
這回自己帶東西去,邊看邊吃冷飲。
“晌午吃什么?現在幾點?”畢構往外瞅瞅,估算時間。
李易扭頭看墻上掛的鐘:“才七點四十二,諸位不是吃過早飯了么?朝廷重事要緊。”
“政事堂還有事情。”張九齡不愿浪費時間,離晌午還有將近三個小時,說完他告辭。
其他人紛紛離去,畢構最后走的,臨走的時候對李易說:“反正不能吃炸醬面,大喜的日子。”
“吃冷面,冷面湯帶冰茬兒的。”李易點頭。
“不吃!”畢構拂袖而去。
“李郎,吃什么?我也不想吃冷面。”
永穆公主要去聞恬蘭香閣,現在改主意了,派個人去開業。
“等會兒打電話給他們,提高效率,晚一點吃烤串兒,喝涼啤酒,孩子們下午也別上課了,天太熱。”
李易要慶祝一番,沒死人,還有比這更開心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