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回李易參加的大朝會差不多,流程相近。
李易一看這玩意兒就困,李隆基倒是樂此不疲,尤其在祭祖的環節中,他很認真。
李家莊子的人、羽林飛騎的人、海軍的人、官員,紛紛跪地領罰。
先罰,再打板子,一人十板子,噼里啪啦打得可響了,褲子都不脫,直接打,還不用架起來。
打完之后,一個個唉呦唉呦的在那擠眉弄眼地哼哼。
等著再說獎賞,又都瞬間變得激動,重新跪好。
一人先給一千張一緡面值的兌換券,再按照各自的工種給錢。
這些算陛下所給,朝廷根據品級再給錢,比較少,不夠之前給的零頭。
但是給勛,屬于漲工資,月月都有,老了退休也跟著。
應該李家莊子給的福利變成陛下賞賜,給絲綢、小鏡子、棉布、大米、白面、豆油、芝麻油、肥皂、香皂、花露水……
亂七八糟一大堆,加起來賣的話,價格超過一千緡。
大家回家的話,用不著再買東西了。
福利里面有煤油燈,這個價錢高,成本低。
莊戶其實就過來溜達一圈,李隆基賞賜的東西與他們無關,他們屬于李易的私產。
按照規矩,陛下賞賜給別人的奴隸、死契的仆從,意味著程序中有個脫奴籍的一項。
賞賜完,自動脫籍。
李家莊子的莊戶脫籍難道能離開莊子自由生活?他們的孩子不需要自由。
出了李家莊子的自由也得工作,考科舉,當官,到地方上治理?
在莊子一樣,像河南府洛陽的,過去同樣屬于治理地方,權力還大呢。
無品無級的,地方官看到得熱情打招呼。
地方官代表朝廷,莊戶代表李家莊子。
賞賜結束,又到中午,繼續在含元殿吃飯。
羽林飛騎不要煤油燈,家里有,每個羽林飛騎家中都有一盞。
他們又不能賣,換成別的東西準備送回家。
海軍們要,吃完飯,下午就走,乘火車回去,東西用船直接送到家里,跟他們分開。
與羽林飛騎一樣,他們不怕家中有值錢的煤油燈被人惦記。
家都是挨在一起,哪有厲害的賊人可以攻打他們的家?
含元殿在辦大的宴席,京兆府的百姓同樣吃大席,吃面條。
李易答應的炸醬面,不管在京兆府的哪一處地方,只要吃飯,保證是炸醬面。
外來的船只停靠在碼頭上,碼頭就有。
只要別把自己給撐死,面和醬管夠。
……
“吃面,要說還是李東主厲害,修山路他都派人來給送吃的。說請整個京兆府吃飯就請。”
一處山上,修路的人端著碗往嘴里扒拉面條,寬面,過水的寬面吃著過癮。
他是負責修路的人,還有的人過來買大木頭。
給人送柴的樵夫也上來,幫著把伐木頭,小樹杈打成捆背下去,送到別人家,賣掉。
他們湊在一起吃,高高興興,聊著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