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回頭我寫個規劃書給公主。”李易不爭,有人投資還不好么?
反正賺錢后要交稅,你公主不能免稅,又不是你公主府原有的產業。
你可以自己賺錢,并且依法納稅,正好為別的宗室成員打個樣兒。
“易弟,修水渠方便澆灌?怎種好幾種樹,還俱是果樹?”
李隆基精神狀態不錯,祭祖,跟祖宗說,自己把大唐給經營成什么樣。
他爹李旦亦是,皇帝可不當,江山得守望。
他在照著念祭文的時候,心中想的則是跟跟老祖宗說孫女婿又如何如何了、怎樣怎樣了。
他要把快樂分享給老祖宗,比如說電報電話啥的。
“修水渠為方便運輸,從山上把東西放在水渠中順到山下,人不可進去。
怕人進去,才修一尺深,一尺深,也能淹死人,速度快,起不來身。
修六尺寬是怕有東西卡住,呃……人上去也行,需要增加有責任心的人手,不能只有一個。”
李易說著聲音逐漸變小,他在思考。
“山上只有六十戶人家,告知他們不可人下去即可,再加人手,不考慮成本?”
宋璟又找到機會,他覺得自己坐在宰相的位置上,就應該針對李易,哪怕每次針對都自己打臉。
跟御史臺一樣,管你中書令好不好呢,反正彈劾你一下就是日常工作。
彈劾你是保護你,不信你看滿朝文武全聽你的,你覺得還能當幾天宰相?要不要牽一頭鹿到含元殿上給你當馬用?
“當地能養六十戶人家,是因為有水源,山泉水從山頭涌出,有小河。
當初設計為千丈,后可以改為三千丈,乃山不夠陡峭之因。
山逐漸向上,路修了,自然要在盤山轉折的地方安排人手種植、養殖。
否則只為解決六十戶人家,修那么寬的路……對,方便上下通行,哈?”
李易說著想起來是李隆基一氣之下安排的,本身是錯誤的。
不管怎么賣木頭和腐殖質賺錢,這條路的寬度都有問題。
三丈寬,十米,開車都能雙向了。
然!三哥說的,不會錯,要是不理解,說明沒有領會領導計劃背后所包含的深意和長遠性。
自己補充吧,娶人家的閨女不容易啊!
浪費好的道路是可恥的,就著路,往上加一系列的部署。
“易弟說得對,方便、安排!”
李隆基也不承認自己錯了,有易弟在,能夠圓回來。
易弟做事,叫人放心。
像在站臺上,自己講話,別人都傻愣愣的,就易弟知道幫忙拍巴掌、喊口號。
說他是佞臣吧,他展露出來的實力不允許啊!
說他是直臣吧,絕對是侮辱直這個字。
他就是這么快樂地陪在你身邊,讓你也不由自主地跟著快樂。
李易不會讀心術,他繼續完善:“盤山路的每一個轉折的地方建個養殖場,因為水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