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你……”張九齡悟了,自己都被李易那煽動性的語言、表情、肢體動作欺騙了。
“手段如工具,用之為善則為善,用之為惡即成惡。難不成我要對吐蕃好?我有那閑心不如對大唐百姓好,至少京兆府百姓給我立長生牌位。”
李易不認為自己錯了,他的手段可坑亦可成。
吐蕃不聽話的部族,要么不加入,加入坑死無退路。
聽話的部族,隨心應加入,加入共致富。
“是說你的主意,想害人就害人,欲幫人則幫人?”
劉幽求覺得口渴,太激動了,腎上腺素分泌過多。
“不然呢?我好不容易上堂課,只能有一種選擇,我圖什么?”
李易承認自己的行為,他最反感的就是為了騙而騙的行為。
他賣醫療器械,賺錢歸賺錢,器械沒毛病。
上支架的話,保證支架管用,不存在七天無理由退貨包運費的情況。
我可以價錢昂貴,卻不可以作偽。
賺錢行,害命不行。
所以自己從來沒被收拾過,最多是良心的譴責。
“正常操作呢?”蘇颋想學,今天又被上一課。
“增產,保證增產,吐蕃的耕作技術太差。準備挨打的賣麥飯石的六十九個人快過來了。
這種石頭就和磷礦石一樣,給人用,需要大量的人參與,長時間使用對比。
植物呢,由于生長周期短,尤其是一年生的那些,它們改變的速度快。
從育種到收獲,我使使勁的話,可以提高吐蕃農作物一倍的產量。”
李易沒忘六十九個人的事情,要打板子,主動自首、積極退贓、二倍罰款。
吐蕃眼下只能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工業只有手工業,等第一產業的養殖、種植起來后才行。
第三產業甭指望,誰愿意去那里旅游?更別提金融服務。
值得慶幸的是,當地受到外來宗教的影響還不是太嚴重。
除了尺帶珠丹這些上層的人,其他的部族各有自己的圖騰,不是非要信別人的。
李易早打算好了,研究外來的宗教教義可以,想要大唐人信,不行。
大唐人只能信華夏傳承,不然以后保證亂。
圖騰可以隨便有,宗教那玩意兒太厲害。
“小易,那個石頭還哪里有?”畢構在盤算如何從麥飯石中撈錢。
像煤礦,隨煤面子不值錢,挖塊煤要交錢。
露天礦的周圍不存在盜挖情況,少數幾個人挖不了,人多了目標明顯,保證被抓。
有錢的人家喜歡燒塊煤,甚至買水洗煤,煙小、熱值高、好燒。
煤礦能控制,石頭礦圈起來,當地百姓家院子里有,歸百姓,外面的歸朝廷。
那個洛陽的山上有寺,聽小易說存在大量的麥飯石,給寺搬家,要么收回周圍的土地。
僧人又不交稅,還想凌駕在民生之上?
“有,這些石頭吧,最好用來育苗、喂好的牲畜,家禽中刻意培養,給予麥飯石。
尋常的用不著,浪費,麥飯石我檢測過,莊子里以后就用麥飯石泡的水燒飯、燒開水。
甭指望喝個一天兩天身體會突然變得更好,屬于長期攝入養生,莫要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