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都是小格局的房子,避免粉塵飄蕩達到燃爆密度。
“知道,我換衣服和首飾。”永穆公主說完,帶著小機器人走。
她自己的跟班隨同,桃紅一組的宮女太監站在李易旁邊,他們要一起去,順便作記錄。
李易在回廊里繞啊繞的,盡量選擇相對距離短的路線。
回廊跟迷宮似的,害得他又兌換了監控。
一路上遇到的官員相繼問好,李易倒是沒冷落了誰,一一回禮。
到政事堂時,一群團兒里的人也在,包括魏知古。
“小易知道天氣不好,帶東西前來為我等瞧情況。”
畢構見到血壓儀和聽診器,以為李易專門帶的。
“別誤會,我剛去木老丈的地方瞧過,往回走的時候小機器人過來。”
李易說著把東西打開,反正都來了,測一測吧。
“船型什么樣的?帶哪些貨物?身上的服飾、攜帶的武器,有詳細的傳回來沒?”
李易邊檢查邊詢問,一個地方的人,攜帶的東西未必是當地的。
可能從家鄉出來,到一個地方之后賣掉東西,再于當地換東西,繼續往大唐來。
包括昆侖奴都能給運過來,昆侖奴是個統稱,包含黑人和亞棕色人種。
李易要是親自過去看看,保證能判斷出對方的具體情況。
“海州人不是廣州人,第一次接觸,只知道運了很多象牙,什么象的也不懂。
另外有大量珍珠,帶他們來的人說他們是大食人。
船上除了這些貨物,另外就是一寫黃麻制作的麻繩,還有貝殼制作的刀和吃飯的器皿。”
宋璟被測血壓的時候把了解到的情況說出來。
“貝殼?珍珠?象牙?大食?黃麻?什么大食,分明是一些小部落,躲開其他大的夷商,跑這里來微求活。地圖!”
李易說完繼續聽,認真,屬于給人看病。
他那時以前出過此類事情,醫生用聽頭在人身上按啊按的,邊按邊跟其他人說話。
結束后,患者問:聽完了?醫生點頭:完了。
患者一大耳光子扇過去,把醫生打懵了。
原因是醫生耳塞都沒放到耳朵里,掛在脖子上呢,就聽完了。
那時還不是后期,東北和云南、內蒙古、兩廣等地區的槍都能擺在地攤上賣的時候,沒什么不管怎樣,打人就是不對的說法。
后期不行,人家犯錯你可以去告,你打人保證犯法。兩回事兒,一碼歸一碼。
李易倒是不怕挨打,他借宋璟一百個膽子。但他得對得起自己的職業素養。
“秋天飲食和睡眠質量下降了?來,把脈。”李易放下東西,拿出來脈枕。
其他人不出聲了,擔憂地看宋璟,咋了?過來走遍流程就完事的事情,又把上脈了?
宋璟自己緊張,之前其他三個沒用上號脈。
“早上吃啥了?吐過?沒找太醫?嗓子疼不?”李易開始問。
“昨天晚上家里剩的香腸,覺得扔了浪費,早上吃掉,我吃蒜了,吃半頭大蒜呢。
吐了,還方便的時候那什么了,嗓子不疼,吐之前喝很多水,稀釋胃酸,我知道。
現在就是有點燒心,什么都不想吃,沒等找太醫,海州的電話過來。”
宋璟瞬間變成小學生,面對老師一樣,乖乖回答,不敢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