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對于在北面的世家,沒有刻意打壓,包括出去的時候,就是去年冬天,當地也有世家大族。
他全給好處,你們有足夠的資金和管理人員,你們就發展吧。
千年的世家啊,包括現在的李隆基,他曾經也是一個世家。
從河南到河北、然后還有山東,加上山西、陜西,這一片區域。
等唐朝滅亡到宋朝,世家又換了,沒換的地方是蜀地。
后來又打,除了姓孔的之外,很多家族都沒了。
現在姓孔的還不夠厲害,至少考科舉的時候不全考儒教的東西。
這玩意兒從來不可以無視,李易知道自己時代的一些國家,總統、總理、主席,都是世家。
好不容易一個小國的不是這個情況,那也是大財團或其他國家的傀儡的情況。
故此越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越對統治階層崇拜和信任,越是處在上層的人越無所謂。
因為歷史的洪流中,無數政權是可以推翻的。
越是掌握了大量資產,同時還有外來入股輔助的人,他就越反動。
李易曾經也有同樣的想法,我能聯系到海外所有的國家,我想入哪個籍就入哪個籍,無所謂的。
然后被自己的親人教育了,從小學文的他,被問中庸時,回以‘國有道,不變塞焉,強者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者矯!’
當時這不僅僅是問答,更是對比,看看整個天下,還有誰能夠把文明守護得如此無瑕?
李易針對這樣的問題,從政治和哲學角度方面考慮。
其他人想的比較簡單,利益。
柳沖暫時放下心,他怕對各世家大族沖擊太過厲害,別人背后使壞。
“剛柔,今天當慶祝,慶祝明天蒸汽機車試運行。晚上吃什么?”張九齡最適應現在的天氣。
他原來是韶州曲江人,之后又跑到廣州都督府市舶司當市舶使。
當地的天氣就這種,一到冬天的時候就有凍雨,春季又有回南天。
一般到這樣的天氣時,就煲湯喝。
湖南湖北四川以辛辣之無驅寒,兩廣地區則用補湯壯體。
其實不止兩廣,福建、浙江都是如此。
到山東才是燉菜,然后闖關東傳至東北,原來人家東北不是使勁吃燉菜,以烤肉為主。
不然朝鮮族的狗肉燉干菜,你問人家滿族吃不吃?
山東是魯地,最開始就有大醬湯,隨后才傳到朝鮮半島。
李易知道這些情況,所以從來不地域攻擊,大家都是為了生存,然后遇到事情抱團兒取暖。
現在聽張九齡提吃的,李易瞅宋璟。
“小易,我就中午一頓吃粥,晚上……你那么厲害,是吧?”
宋璟饞啊,跟別人他不好意思提,面對李易,說啥說啥。
“我現在給你弄個瀉藥,你吃完就把肚子騰空,中午都沒問題,吃羊肉泡饃,正好溫補,你干不?”
李易對患者比較優待,老宋啊,你這小問題,有好多種處理方法,就看你選啥。
“羊肉泡饃?開方子吧!”宋璟老后悔了,早知道不吃那點東西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