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呢,還有人拿著新糧要做爆米花,高粱、大米、大黃米,爆不了,含水分太多。”
小蘭繼續回答,她開始在暗中收集莊子的信息。
沒人教她,她自己便懂得,正如永穆公主曾經在宮里生活時一樣,小蘭負責各項事務。
她屬于貼身侍女,有專門的人負責其他事務,她依舊插手。
她可以不直接管,卻不能不明白,怕永穆公主吃虧。
她這輩子就是為永穆公主所活,別人把她當人看,她則為人,別人娶永穆公主不把她當人看,她沒有存在感。
“小蘭,回去給你幾本書看,管理學的,看著有不會的問我。”
李易又打好一個捆,與小蘭說。
“是畢宰輔他們看的書嗎?我也有看的。”小蘭開心不已。
“有相通的地方,亦存不同之處。官員的行政管理所包含的內容多,企業的行政管理,只為穩定企業追求利潤。
官府衙門以百姓利益為基礎,公司集團以金錢攫取為首要。
相通的地方在于有責任心的集團需額外輔助執政勢力盡自己的社會責任。
不同的是集團的存在以生存為前提,發展為結局。
集團對外更靈活,衙門對民更穩定。
相互之間的關系很復雜,大的集團可以控制小國的政權。”
李易愿意培養小蘭,小蘭習慣這些事情,她不把管理當成負擔。
三人說著話,活計干完,找旁邊從山上引下的溫泉水槽洗洗手和臉,帶上吃剩下的兩個烤土豆和一碗燒豆子往回走。
豆稈子和收攏的豆子他們不管,由其他人負責。
一路走回食堂,準備吃點水果就回去休息,三人發現少人了。
執政的和在野的皆消失不見,李隆基等人倒是在。
“三哥,他們哪去了?”李易好不適應。
“馬上要去洛陽,回家打包行李,他們家人跟著走,有在長安為官的得交代好。”
李成器面前放個鹵豬蹄,還有一束子白酒,沒燙,他告訴李易情況。
“咱們的巡洋艦先走,速度慢,河上船多,最后一段通航的時間了。”
李易想起來出去的事情,今年在洛陽過年,河南府。
他其實想去開封看看,曾經那里是東京汴梁。
估計北京那里當不了首都了,每一個首都其實都肩負著在第一線頂著敵人的任務。
南京曾經也是首都,后來不能以那里當首都,因為需要針對北方的國家。
只要一個國家的政權還有斗志,就絕對不會把首都放在最安穩的地方。
首都從來都是頂在最前面的,包括李易時候天竺的首都,頂著。
其實他們那么一頂,就正好在李易國家的火箭炮打擊范圍內。
對,火箭炮,不是火箭、導彈。
李易現在還是要把政治中心放在長安,他要通過陸路來完成一些部署。
海路方面,難不成在廣州弄個京城?不適合。
益州也不行,別看之后管那里叫成都,卻一直未成都。
太遠了,離海遠,路險峻,在那里沒有緊迫感。
之后想繼續擴張,陸路越壓著北面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