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設施與此火車的時代不相配,要高端。
沒有一次性的馬桶套,上廁所之前需要用手紙擦一擦。
李隆基用的這個只有少數人可以用,車廂還多裝了水。
最古老的火車沒有沖水的,下面是木頭,人大解的時候蹲在上面,很多人被關押逃跑,就這么跑的。
另外窗戶要是木頭的,也能跑。
李隆基在里面方便,李易在外面守著。
不長時間李隆基手上拿著一塊絹帕出來:“易弟,東西去哪了?”
“鐵路上啊,直接就落上去,下雨、下雪、日光照射,很快分解掉。”
李易很直白地講解,火車沒有儲存污水的功能。
“往后收費,百姓能承受得起?”李隆基不急著回去,站在車廂連接處,看外面問。
李易習慣性地摸兜,他要掏煙,此情此景,不抽根煙總覺得缺少了什么。
摸一摸他放下手,沒有,煙可以有,但不抽了。
“沒錢的百姓自己走,有驛站,吃住不花錢,只不過吃的差一點。
富貴人家、官宦人家、商人、夷商,他們坐火車花錢,挺貴的。
火車真正賺錢的地方在于貨運,流動人口少,以貨運為主。
火車連沿海,又連兩都之間,物流承載量大,利潤由此而來。”
李易從未打算把火車給尋常百姓用,百姓有驛站足夠。
你說你沒錢,到驛站,亭長看看你,分你兩片黑面包,湯是免費的,住大通鋪。
官路十里一驛,說天黑趕不到下一個歇腳的地方,你是咋走滴?
冬天刮白毛風了?暴風雪?那為啥還要離開所在驛站去下一個驛站?瘋了?
現在住客棧需要介紹信,沒有的……也行,逃戶嘛!總不能餓死你。
火車不是你們可以享受的,光有介紹信不行,得資金充足。
“易弟,你說一些年之后,火車是不是尋常百姓可坐了?便宜。”
李隆基看到外面走路的百姓,一晃而過,心下難受。
“要看工業基礎,我有圖紙,能帶人飛的大鳥的圖紙,我飛那種不算,載很多人在天上飛。
從洛陽到長安,飛的時間不到半個時辰,其他加起來,兩個時辰差不多。
等我的內燃機造出來,再更新換代,先制造軍用的大鳥,帶炸藥包飛。
比如一百個炸藥包,飛到敵人的營地天上,點燃扔下去。”
李易給李隆基描繪一個藍圖,螺旋槳轟炸機。
最大的作用并非殺人,而是擾亂敵人軍心、士氣。
炸敵人指揮部、輜重部隊、后方倉庫。
那種飛機的跑道好修,上面又能裝機槍,對地掃射的話,威懾力恐怖。
像雄赳赳、氣昂昂唱歌過江去打仗的時代,自己國家都不敢打敵人的偵察機。
只要打了,必然被轟炸機報復。
有命令的,不準打,只能躲和挺著。
直到第三方的空軍加入戰場,才把敵人的空中優勢給抹平。
“不拿命換?”李隆基心生向往,又擔憂。
“不用,自己造的,過段日子柴油機出來,三哥你就知道了,比蒸汽機好用。”
李易保證,我也舍不得壽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