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欲多找人填補李家莊子莊戶人少之缺,眾卿以為可?”
李隆基心情好,易弟的莊戶關鍵時刻真頂用啊!
何況忠心,莊戶不貪污受賄。賬目清晰,不作假。
“陛下,人心難測。”姚崇面露難色,他不反對李易招人,他怕進去細作。
“無妨,朕與易弟說過,易弟有法子測人心。”李隆基笑著說道。
眾人很默契地齊聲說:“臣附議!”
李易說能測,保證能測,說不定還測過自己,自己一心為大唐,不怕。
“易弟已往不曾用過此手段,以后不會隨意用。”
李隆基擔保,放心,不懷疑你們。
“陛下,中午吃什么?”張九齡很突兀地來一句,把話題換掉。
“道濟,吃什么?”李隆基問張說,你是府尹,我們過來你咋安排的?
“臣派人與李家莊子的人接觸,想來已有菜單。”張說表示我沒準備,現做。
……
“吃雞鴨,河南府自從蝗災之后,家家奮力養家禽,洛陽水多,鴨子便多。”
李易這里剛被莊戶過來問,他選擇大量購買百姓手上的家禽,鵝暫時不吃。
說完他補充:“最近半個月,都吃雞鴨,換著法子做。包括毛蛋、照蛋,先上高壓鍋蒸煮,之后炒著吃、烤著吃。”
他對這方面沒什么其他想法,包括貓肉、耗子肉。
只要烹飪方式合理,什么都能吃。
哦,死孩子不吃,胎盤也不吃,別人的人奶他依舊不喝。
他沒趕上自然災害的時候,家里長輩說,收獲田了,生產隊的。
糧食要上交一部分,自己留下來的不夠分。
大家就去挖老鼠洞,老鼠洞里有糧食,耗子逮到也吃。
只要高溫殺菌即可,田里的老鼠還真就不傳播鼠疫。
包括吃青蛙、麻雀、螞蚱、長蟲。
孵化雞的蛋,哪怕變成小雞了,煮好了也吃,一般是炒著吃。
現在大唐百姓看報紙的全吃,必須先煮,生著烤不行,有的地方烤不熟,吃了生病。
李易盤算著過來的人多,正好幫當地百姓處理一部分東西。
于是晌午的飯定下來,全雞宴,晚上吃全鴨宴。
養豬的別著急,今年至少會涌進來四十萬人口。
吃飯的事情安排妥當,李貴恒帶著馬金找過來。
“東主!”李貴恒喊一聲,眼淚在眼圈中轉。
“我沒死呢,你是先練習一下?”李易一句話說完,周圍全是笑聲。
李貴恒之前的情緒消失,他跟著笑:“宋管事呢?”
“忙到年底再過來,明年他在這里參加科舉,背誦的題我透不透呢?萬一他沒考上甲第頭名咋辦?”
李易說貼經題,有填空的,還有貼一大經的,屬于背誦內容。
加了算學、醫學,這兩個相對好辦,時務策跟最后的詩賦,更不是問題,尤其是時務策。
李易想讓宋德拿到甲第頭名,怎么操作?
什么為國選材不應該作弊,不存在的,宋德不是國之棟梁材?
他管的事情便是時務策考別人的問題,他打理得井井有條。
“東主,作弊不好,我覺得不應該在貼經方面給宋管事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