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飯的人到近前,車拉著好幾個大桶、大筐。
“他們家剛才給我們做飯,飯還沒好,我答應請他們吃飯,我給錢。”十六衛的人對送飯的人說。
“我們從山上過來的,昨天下午開始準備,陛下請洛陽宮的百姓吃早餐,只要愿意吃,就可以領一份。”
送餐的人歪頭示意自己來自何處,他們在外面努力制作早飯。
“請整個洛陽宮的人吃飯?”
旁邊本地的兵看看車上的桶,又轉向十六衛的人,想從對方口中得到答案。
“嗯哼!”十六衛的人先咳嗽一聲:“常規操作,不要驚訝,昨晚我說過,后勤。”
“可你方才要掏錢……”本地兵表示懷疑。
“不要在乎那些無關之處,吃飯,今天早上吃什么?”十六衛的人打斷對方的話。
“胡辣湯、饅頭、芥菜咸菜絲。”送餐的人看著想笑。
他邊說邊拿碗,給沒有餐具的人。
“我家有,筷子都有,進屋吃吧,還有桌子。如今日子好過,家具齊全。”
男子又發出邀請,自己的飯沒做好,還要吃別人的。
“他爹把桌子搬出來。”女主人知道怎么辦。
大孩子帶著小孩子去取餐具,夫妻二人把東西抬到門口,十六衛和本地兵幫忙。
胡辣湯中有胡椒粉,放得比較少,大唐缺這東西,得等一等才會大量出現。
胡辣湯百姓知道,富貴人家吃的,報紙上寫了如何制作,里面的東西尋常人家舍不得買。
孩子看著大饅頭和胡辣湯發愁,我是多要個饅頭,還是多盛湯?
一個個坊里的人吃著陛下賜的早餐,開酒樓和飯館的郁悶,早上賣不出錢。
他們著急,喝著胡辣湯,心中不是滋味,還不敢抗議。
開粥鋪的盧梆就在自己家的攤子前喝胡辣湯,灶里的火撤下去,粥已煮好,不然不敢撤火。
他家只賣粥和包子,豬肉、雞肉蔬菜和純菜包子。
雞肉包子還是報紙上給的方子,雞肉瘦,用大腿肉和胸脯肉做,不好吃,少油水。
報紙上告訴買雞油,自己回家煉出來,拌餡的時候連著素油一起放,這樣油大,吃著香。
他家現在坐滿了人,已往早上都這般,他家的包子跟別人家的一樣大,價錢相同。
不同之處在于皮薄、餡多,吃肉包子百姓就看肉的多少呢。
菜包子他家往里放煉完雞油的油渣,說是素的,其實有肉。
“爹,包子還上屜嗎?”盧梆的二兒媳婦一臉愁色過來問。
鋪子里外吃飯的人不買他家東西,倒也不吃他家的免費咸菜,全吃陛下的。
“包完的上,不蒸出來不行,沒包的……”
“老盧粥鋪?”盧梆說話時,有人拿個本夾子過來。
“是啊,今天不賣。”盧梆木然看過去。
“大父,李家莊子的人。”他大孫子吃東西呢。
準備吃完去學堂,看到來人胸口上繡的‘灞’字,提醒爺爺。
“哪個李家莊子?”盧梆滿腦子包子和粥賣不出去。
“灞水李家莊子,他胸口上有字,沒人敢冒充。”
盧梆大孫子放下東西湊上前,仰頭看莊戶,再確認一番。
“李東主的人?坐,快,我給你擦擦。”盧梆反應過來,這得好好招待。
“不坐不坐,繼續包,包完蒸,放好,我們買走。
比市價低半成,知道你們還有利潤,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