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考慮,他試探地問姜崗:“我們缺少箭支,一萬……五千支?”
“箭支好說,不急,你們主要針對后突厥,冬天想是他們不會打來,你們主要跟著一同巡邏。”
姜崗眼中帶笑意,我說讓你們幫忙打,借口罷了。
你打誰?后突厥跟你們換地方,咱們的人在那里頂著。
冬天后突厥敢向南出兵?找死?
“哦哦!”伏帝匐想起來了。
“你們若喜歡出去轉悠,往東北,靠北一些,有大片的針葉林。
那里的松塔多,野獸多,你們帶回來換東西補貼家用。
箭支有,天兵軍在更新裝備,對弓箭要求降低,淘汰下來的給你們。”
姜崗自己想到個主意,先說出來,再發報問陛下行不行。
那邊有大片的紅松林,跟渤海國的差不多,就是沒人去采。
奚族今年應該會過去采,他們人手有限。
“松子吃著費盡,采剝麻煩,粘一手松油,不好剝,跟著松塔一起放在火上燒,再砸。”
伏帝匐對松子無愛,小海那里有松林,后續處理他不會。
有那個吃的時間,不如把松枝拽回家燒火用。
“東主有辦法讓松子開口,指甲一摳就能吃,在長安很貴。”
姜崗又一次有了優越感,來自于自己的教官李易。
看,你們那里什么都有,你們不會用,連個松子吃起來都費盡。
“二百斤換一只羊?”伏帝匐想知道多少錢,拿羊衡量最方便。
“這里的羊?五斤換一只。”
姜崗給出個比例,松子少,尋常百姓吃不到。
“我們到地方休整兩天,去找松子。”伏帝匐感覺自己錯過了好多好多好多。
“長安賣做好的松子五斤換一只羊,你們采剝出來的三十斤能換一只羊便不錯了。”
姜崗把話說在前頭,等對方采回來一堆,五斤換一只羊換不到,該以為自己騙人。
“四十斤,我們去采。”伏帝匐主動讓利,四十斤行。
養一只羊要多長時間,撿的松子才多久,帶上爬犁過去,樹上的松塔多,拉回來。
不在那里剝,太費盡,帶回來給孩子、老人們剝。
伏帝匐想到松子成熟后會自己掉下來,怕浪費,他看看自己的族人:“明天加快趕路,我們不休息,草地能拖爬犁。”
伏帝匐打算好,下大雪直接帶爬犁回來,不下雪,用馬運輸。
“確定?”姜崗扭頭找自己的電報機,對方答應,自己必須匯報。
“去!”伏帝匐滿腦子松子換錢。
姜崗往旁邊挪挪位置,打開電報機的箱子,開始發報。
白天他抽空就搖一搖給電池充電,隨時能用。
在滴滴答答的聲音中,信息發出去。
天兵軍最先得到,關瑜錦沒睡呢,在繼續背電報數字碼。
他收到消息,翻譯過來,先轉發出去,再帶著內容找張嘉貞。
張嘉貞看完:“咱們跟著去,林子大,后突厥沒威脅,招呼奚族和契丹,問問其他后降的部族去不去?”
他想派大量軍隊去采松子,能換錢的好東西,不采扔在那里怪可惜的。
“我給東主發報。”關瑜錦又追一封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