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點頭:“故此池塘的深度控制著,方便采藕。
上岸后他們喝溫的黃酒加快血液循環速度,在去泡澡。
避免坐下病根,到時候找上來,不但自己難受,還連累家人。”
李易對此有安排,喝適當的酒,再進行適當的運動,只要每次下水時間不長,很快能恢復。
另有小孩子們輪流曠課,到山上幫忙收桑蠶繭,帶回去養。
想曠課,必須要提前把知識學會了,夫子考核好,允許出來干活賺錢。
一般這樣的屬于學習中等的,上等的孩子才不出來呢,他們拼命學,獎學金高。
差生就出不來了,他們需要提高成績,也有獎學金,進步獎。
孩子們干活認真,不調皮和打鬧,他們賺一次錢,還得回學堂。
“小易,孩子們不愿意學習,或者使勁學也學不會,是何緣故?
別說你懂,你李家莊子的孩子們,還有小蘭莊子鄰居的孩子們、張家村子的孩子,可都沒有這樣的問題。”
宋璟看到一群孩子,想到了學習方面。
有的孩子不管愛不愛學習,成績就是差。
看李家莊子,似乎每一刻都針對某一個孩子教育,然后人家成績就上來了。
不可能都如此神奇,保證有原因。
李易皺下眉頭:“只要不是傻子,都會學習。即便不識字的工匠,他們難道不學?
做飯的廚子、拉纖的纖夫、紡線的織女、搖櫓的船工……
人啊這一輩子一直在學,課堂上學的是需要背誦和理解的內容,屬于固定。
受天賦、環境、營養、教育方式、生理發育程度影響……”
李易講課,給一群人講,為什么李家莊子的孩子都愛學習。
整體環境就是如此,大家都學,你不學你找人玩耍沒人跟你玩兒。
營養跟得上,有的孩子總走神,營養攝入不夠。
還有的環境屬于父母總吵架,孩子每天生活在壓抑的狀態下。
父母吵完架,看到孩子不寫作業,又過來發泄。
孩子哪有心思學習和寫作業啊,一直在聽父母在那吵,甚至還會打起來。
轉過頭來又找到自己,自己寫什么?學什么?
家長還說:你別管我們,你學你的,你總盯著我們干啥?大人的事情不影響你,明白不?
而蛋白質和脂肪攝入不足,聽講的時候保證溜號,人的記憶和思考,需要熱量供給。
還有的孩子身體發育晚,理解能力差。
很多人都是孩子的時候想不明白的事情,隨著年歲增長,發現居然是這種邏輯。
教育方式占比同樣重,不然好的學校學生為什么學習好?
同樣一節課的內容,有的教師講完,學生:啊,原來是這樣,懂啦!
有的教師講完,學生:呃~~~那個……聽明白了,就是……回家寫作業。
李家莊子,李易把這些問題全給解決了。
理解能力差,說明思考不夠,盡量多做一些游戲,讓孩子們多多思考的游戲。
營養方面整個天下找不到第二家,什么吃食都不缺。
家庭的環境,父母要是敢那么吵架和打架,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雙方都太過自我。
任何的爭執,都是自身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一些利益方面的事情,自己不可以妥協,利益更多體現在話語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