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把明明花很多錢的烈士陵園變成免費的,以此表明大唐意志。”
“免費好,好,確實好!小易思慮周全。”
宋璟不去看李易的眼睛,剛才他在挖坑。
他以為李易會收錢,李易若認同他的話,他轉頭便指責李易故意以此來斂財,彈劾,過把癮。
未曾想,李易這么辦,是要拿錢砸出來一種氣勢。
李易繼續引眾人往前去:“種上花養蜜蜂,充蜂蜜水給看的百姓喝。”
“小易,真一錢不賺?”畢構知道修一條鐵路到這里,想賺錢很容易。
“不賺烈士陵園和天樞的錢,這邊不是還有梨園嘛!
距離烈士陵園近,正是因為有無數將士殺敵,才有現在的歌舞升平。
叫烈士們看著他們付出生命所保護的大唐百姓有多幸福,我再弄些其他的娛樂活動。”
李易先加個前提,之后再說怎么賺錢,兩者不沖突。
從洛陽宮外面的小火車站乘火車到烈士陵園不花錢,從烈士陵園再到別處,得買票。
烈士陵園有免費的飯菜,大魚大肉的絕對吃不到,想吃繼續向前。
“一年收入……”畢構又惦記上稅。
“合作,咱們合作,賺到的利潤拿出來維護烈士陵園與天樞。
我個人名義不適合長久養護烈士陵園,朝廷必須出面。
到時候給你看賬,洛陽東都,人多,好賺錢。”
李易拒絕交稅,他沒打算自己一個人給烈士陵園投錢,名義不對。
畢構思忖一番,道:“維護兩者后有結余?”
“我的是我的,我出錢建的地方,朝廷屬于白賺,賺到的錢一部分用在維護上,其他的利潤將來在各地建烈士陵園。”
李易先把賬目分清楚,他賺到的屬于他自己,朝廷賺的才辦事用。
“別處哪用得上烈士陵園?”畢構不解。
“不出海?海上出問題死的,看是什么身份,海軍,是烈士。
在外面有商人被欺負,咱們幫忙,犧牲的將士,在各地就放陵園里。
這天下啊,不可能不打仗,現在別處正打著呢。
咱們過去做買賣,他們打仗的人一看,大唐有錢,搶。”
李易就自己所知道的歷史發現,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大的是國家打,小的是部落打。
不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天下太平多好啊,自己靠經濟手段帶大唐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海外跟別人買賣、交換東西,大唐的好東西貴。
從別人那里買一噸麥子,在船上就加工成白面再賣給對方,換兩噸麥子。
別人一看,哦~~你們是這樣,打你,搶你的船。
“小易說得對,去海外賺錢,給大唐百姓用,修路、建橋、補貼學堂。”
李旦沒說直接給百姓發錢,修路即是幫百姓。
屬于大唐基礎建設,修水渠,百姓灌溉方便,修河堤,百姓不怕發大水。
“李大夫,你能否為我吐蕃設計一個烈士陵園?”
尺帶珠丹一直都在,他學習中,想到烈士陵園的作用,他動心了。
這玩意兒能夠凝聚民心,方便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