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藏控制不易,量少儲存不了,總會爛掉,除非干制。
商家儲藏,只愿選大果,收購價格低廉,待售賣時五倍利潤不止。”
李易對日常生活中的商家行為知曉,山楂就因為不好保存,鮮果價格低廉。
百姓自己沒辦法,采來賣,一大籃子不值兩錢。
等冬天想吃,買幾大把就一錢。
制作果干晾曬,口感又沒有鮮果好吃。
“剛柔是欲沖擊商家利潤?認為他們所賺差價過高?”
張九齡對李家莊子十分羨慕,長安物價平穩,李家莊子隨時調控。
最初調控必須拿出來真正的貨物和抬高收購價格,每一次俱會把不聽話的商家給坑賠錢。
之后不需要真的拿出東西,放出句話,商家立即照辦。
整個京兆府及周邊,每天的糧食價格浮動非常小,甚至一個月不見改變。
各種肉的價格波動也不明顯,同樣位置肥瘦一斤豬肉能差個兩角錢,屬于過節。
平常時候幅度超過五角,便被李家莊子的人盯上,看哪出問題了。
五角錢能買一斤谷子了,是運輸環節問題?還是出欄問題?飼料價格漲了?誰在大量制作火腿?
李家莊子的火腿就多,每當大量生豬出欄時,李家莊子便收購豬腿,價格又平穩了。
張九齡認為李易到洛陽,想收拾人。
“他們利潤不高,山楂鮮果不是必須品,藥用的山楂都收好了,百姓山楂干一樣可消食。”
李易看著大家搭大帳篷,還有人在扯電話線,擺下手說道。
“既然如此,你收它作甚?讓百姓上山采?”
宋璟估計是見李易沒準備叫他進團兒,又蹦出來,閑著也是閑著。
“深加工,提供就業崗位,幾十萬人呢。
許多地方失去田產的百姓正向洛陽趕來,淮南道、山南東道最多。
其實江南東道和江南西道那里也不富裕,尤其是江南東道。”
李易說著大量人口聚集,情況嚴重,面上卻無憂慮之色。
其他人也不愁,反正李易都安排好了。
“往后兩都之地,定然繁華。不知所來之人,有何困苦!”
蘇颋說話,他家條件好,沒受過窮。
他爹是尚書左仆射,他爺爺是臺州刺史,他太爺爺是鴻臚少卿,他太祖爺爺是尚書左仆射。
……
“娘,前面的驛站還直接走過去嗎?”
從淮南道申州鐘山到河南到豫州朗山的官路上,一群人在前進著。
其中有個年在二十六七的婦人,她帶了四個孩子,皆為女娃兒。
大的七八歲的樣子,小的兩個看上去是雙胞胎兩三歲左右,還有個五六歲的。
大的孩子問婦人,她和婦人不時要把兩個小的放在胸前的背帶里,抱一段一段路再牽著走一段。
另一個五六歲的丫頭只背個筐,看上去很累,一聲不出,當大的問話時,她才抬頭看婦人。
“走不動了,天又快黑下來,就住在那。”
婦人雙手在肩膀的位置上調整后面筐的背帶位置,扭頭看看西邊要落下去的太陽說道。
……
下周又沒有推薦了,已經連續第七周了,原來的編輯離職了,目前農家還不知道自己的編輯是誰,也沒去問。兄弟姐妹們有能力的請回起點訂閱一下,謝謝!農家鞠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