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世人爭,爭生死。
生死之時,南京優于洛陽,洛陽古都,總是失落。
南京古都,至少還有生死乾坤逆轉的易爻。
故北宋不以洛陽為久都,遷東都于開封,成就東京夢華。
而南宋安不敢直頂長江一線,真正的都城在杭州而非南京。
杭州所處,不可成都。
君無必死志,何來江山持?
之所以佛道都喜歡把自己的地方放在這樣的位置,是因為他們的身份,方外。
即便真的打仗打輸了,他們以方外之名,帶動信仰,當政者依舊得重視,如儒教。
李易是從后世看歷史,他太懂了,不然老毛為什么要收拾這些玩意兒?
運動過程中一些縣志都沒有了,很可惜。
中華文明傳承最厲害的就是縣志,李易那時的整個世界,除了他的國家,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這個東西。
縣志不管哪一個朝代,都會保留,而且寫好多份。
一個朝代起來,保證要修史,修得是斷代史。
史記是通史,所以很重要,即便寫的人帶著自己的主觀意識。
斷代史也一樣,誰寫這東西不得帶著自己的情感?
故此李易喜歡嵩山,小時候看電影看的,那時他還不讀史,不研究。
現在嵩山這么好的地方,收你們百分之十的稅,你們還找老畢麻煩,施加壓力。
行,百分之五十,交不交?
是你們的佛道宗教信仰宣傳厲害,還是我李家莊子的報紙牛逼?
洛陽我來了,我就給百姓好生活,你們行不?
我能飛到天上去轉悠,你們誰飛一下?
十米深的池塘,你們誰跟我一起綁大石頭下去,半個時辰后拉上來?
“李郎,要殺人嗎?給護士們練手啊。”
永穆公主不知道李易的回憶,卻能猜出李易的心思。
她以前挺信佛道的,后來遇到李易,哎呀!李郎比那些強多啦!
“不殺,他們聰明著呢!能把教義研究那么通透的人,會不懂得人情世故?
他們找老畢屬于試探,想看我的意思,我給他們一個意志。
說白了就是有的人想利用身邊的一切掌握話語權,卻沒有本事當皇帝。
那么就想盡辦法左右皇帝,御王之道。
我能當皇帝偏不當皇帝,我收拾不死他們。”
李易要打個樣兒,嵩山啊,從你開始,回頭再去孔家,孔家現在也是河南道所轄。
“地也收回來?他們占了好多地,良田。”
永穆公主有自己的信息渠道,貴婦們都過來了,洛陽的貴婦主動上門,找聞恬蘭香閣。
“佃戶是交固定租子,還是交隨行租子?”李易問。
“固定的,一畝交多少,就算絕收你也得交。”
永穆公主歪頭看李易,你不知道?
“是啊,所以咱們不能欺負佛道,咱們加一成租子,把他們的地租下來,簽十年契。”
李易剛才還表現得對嵩山佛道要殺要剮的樣子,突然間又溫和了。
“先看交不交百分之五十的稅是不?不交就往死里收拾?”
永穆公主依舊懂,李郎對被針對的人從來就沒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