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構滿意不已,他跟其他人商議過,欲調動大唐海軍。
另,沿海地區捕撈、養殖目前歸大唐朝天下基金負責,關乎宋王和一堆宗室成員。
李易不點頭,政事堂開會后的決議執行不下去。
顯然李易這里沒問題,再找陛下說。
“小易,老夫幫你把那個工匠一家說通。”畢構扔下一句話,高興地離開。
“還用你去說?他進莊子,得從學徒開始學。
從鄂州過來,過長江后走陸路。
本要去長安,中途知曉陛下幸洛陽才改道。
手藝比其師父好,卻受到師父聯合師兄弟們的長期排擠……”
李易嘟囔著,他想招別人當莊戶,先要了解情況。
跟叫馬繼恩的男子一家來的人提供‘情報’,李家莊子的人哪個都問相互之間是否知曉。
馬繼恩六歲的時候家人一場病全死了,本身他家就是工匠世家,沒有田產。
他爹與他師父熟識,某天喝酒后給他訂了娃娃親,指腹為婚的那種。
他師父果然有了一個女兒,他家人一死,他就跟著師父過日子。
他工匠世家,六歲的時候自己能制作很多東西,就是速度慢。
他師父的女兒漂亮,越長越漂亮,太漂亮了,就出去找年輕才俊玩兒。
然后一天晚上被一個上門女婿的年輕才俊的家中悍婦給抓住了。
哎呀!那么多人圍觀的場面啊……
怎么辦,說好的指腹為婚,你娶了吧。
馬繼恩把自己賺的錢全給了師父,自己出去到另一個縣走街串巷打零工。
他認識了從小在后娘家長大的現在的媳婦兒,他媳婦兒的繼母知道后不答應,準備跟別人說親,賺一筆。
所謂的賺一筆就是只要彩禮,不給女兒嫁妝,沒有嫁妝的女兒挨不挨欺負就不管了。
馬繼恩又把打零工賺的錢給了現在的媳婦兒,媳婦兒把錢放在爹娘的床頭,趁夜跟著他跑了。
兩個人找地方繼續努力工作,八年時間升了三個娃兒。
這不趕上鄂州發大水嘛!大量的房子要重建,他手藝好,被地方官府看上去,讓他領頭。
他師父就不干了,聯合著他的師兄弟,各種流言蜚語。
他沒什么辦法,知道長安能夠安家,一家五口,與其他鄂州要去長安的人離開故鄉。
半路的時候小兒子生病,眼見到地方時堅持不住,羽林飛騎巡邏,抱起來跑到莊子。
李易覺得這一家太坎坷了,更知道大唐其實有更艱難度日的人。
他覺得馬繼恩少了一個靠山,鄂州刺史盧正道還是不夠重視工匠。
官府找的領頭人,別人說壞話,幫忙收拾不就行了?
“我再去看看孩子。”李易想讓寶寶快點好起來,不然怎么招人家入莊子。
畢構先去找其他人說,說完還要把戶部面粉部門的管事叫來吩咐,之后再幫忙當說客。
不少工匠到李家莊子了,有的在半路上。
他們準備參與考核,加入李家莊子。
馬繼恩和媳婦馬石氏帶次子吃飯,三歲的孩子并不是太懂事兒。
只知道弟弟病了,爹娘沒有笑容,自己也難過。
“繼恩你吃,我吃不下這么多。”
馬石氏從自己拿著的豬肘子上摳下來一大塊肉給丈夫,她需要營養,給一整個大肘子。
孩子她不操心,大娃兒被帶去山上的學堂,小娃兒躺在醫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