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構說十稅一,我等不答應,李易要十稅五。
交錢,或者搬家到大山溝里去,二選一。
一群僧人、道士湊到一起商議辦法,午飯沒心思吃,餓著更清醒。
“不若我等再次接手悲田坊?”毓材坊大云寺中的主持僧人先開口。
有的寺大,里面有方丈,寺小的方丈不進去。
如道觀的一般,大的當中有天師,小的還是只有主持。
方丈和天師不參與進來,他們身份尊崇,故此躲在后面。
大云寺的主持聰明,咱們少付出一點,悲田坊每日的花銷怎及得上五成的稅?
管著悲田坊,又能有好名聲。
“怕是不成,眼下悲田坊皆由大唐朝天下基金管理,圣人為尊。”
修業坊的景云觀主持搖頭,表示不可能,你想撈好名聲,圣人不要?
“或可尋思恭坊幫襯一二,與往來學子官宦言說。”
景行坊華嚴寺主持想到個主意,利用思恭坊的女子們曲線救國。
那么多人一起說,輿論大,想來李易會承受不住。
即便李易不怕,陛下和宰輔們莫非能無視?
宣教坊全鎮觀主持看對方一眼:“且于你寺中**言說,拖累思恭坊紅塵之女又何必?”
他看不上對方,你要不行了,你找女人幫你出頭,思恭坊的女子難道就敢?
“再尋畢居士言表?”天津橋南邊的天宮寺主持又把主意打在畢構身上。
“若那般,便不是十稅五,李易必然知曉,增稅乃為畢居士出頭。”
積善坊太薇宮主持瞇著眼睛說,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兒,你還想自尋麻煩?
十稅一答應多好?非要找畢構。
畢構管著大唐錢袋子,連李易都被他整天琢磨,寺觀他怎么可能放?
你們以為他管李易要錢,李易會看他笑話?
那錢由不是他畢構所得,李易才是大唐財政背后的人。
“諸友莫要如此,當今之計,在乎李易一人爾,邀其**論道何如?”
積德坊太原寺主持怕大家吵起來,現在應一致對外,別內訌。
那么不如把李易喊來,大家在佛經道經上說一說,壓制住李易,讓他知曉厲害。
不是傳聞他什么都會嗎?咱們看他行不行?
我們這么多的分支,他就算真的轉世之人,又能精通幾許?
“善!”綏福坊道沖觀的主持拂塵一甩,表示贊成。
對,把李易弄過來,好叫他曉得道法之玄、佛法之妙。
其他人沒有別的好辦法,只得選此一計,紛紛出言附和。
事情定下來,道士們決定去吃飯,剛過午時,餓。
僧人們為難起來,說好的過午不食,吃不吃?早上起來沒吃幾口飯,心里有事。
大家紛紛回自己的地方,有的位置挺遠呢,回去吃吧,餓肚子會心慌。
李易在吃飯,狗都加餐了,自己差一點飯錢?
一個電話打過來,有奸細混在一群主持當中,聽到消息,趕緊匯報。
旬信過來說的,說完退下去,自己找地方吃好東西。
“易弟……你……”李隆基知道情況,問李易去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