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嘗蠔油的海膽蒸蛋,看看口味上的差別。”
李隆基滿意李易的安排,新的蒸蛋做好,他招呼眾人吃。
“那些個田產……”宋璟看向畢構。
“老夫想進團兒,不管收稅的事情了,怕被百姓拆零碎了。”
畢構裝成一副怕怕的樣子,單獨面對李隆基時他都沒這樣的表情。
大家一時間沉默,想著李易的聲望,若李易欲當皇帝……
“田產的收益拿出來成立基金,所賺利潤以其他方式給河南府的百姓。”
李易打破了安靜的氛圍,拿到手的東西他不單獨留著。
“當真是自作孽!如此也好,各世家大族會安穩。”
柳沖說佛、道,再提其他的家族,他專門研究此事,還因此被下毒。
世家厲害還是佛教、道教厲害?你們看看洛陽宮的寺觀,頓悟沒?
“一人之威,可至如斯。”劉幽求感慨。
“沒有陛下的信任恩準,沒有姚相和畢相的竭力支持,又何來今日洛陽之情之景?”
李易往外推功勞,至少畢構當府尹時見自己面,轉頭便開始幫忙。
而治理蝗蟲本是歷史上姚崇做的事情,自己操作的時候,姚崇未阻攔。
“就知道挑好聽的說,可不準在報紙上說老夫的壞話。”
畢構回憶當時帶百姓直面蝗災的情況,眼圈微紅。
“對,說好話,說哪個大臣做什么利國利民的事情。
占下來一半固定產業的稅就不交了,直接給百姓。”
李易提醒一下,那個基金不盈利。
畢構頷首,拿起一個蒸蛋吃。
大家已經把別人的東西當成李易的了,佛教和道教干不過李易。
……
此時去別人的寺和觀游覽的百姓在分贓,香留下,給陛下和李東主的長生牌位點。
其他的東西送往學堂與悲田坊,百姓不要。
他們知道搶別人的東西不對,搶的目的是為李東主出氣。
雞蛋和香油拿回家,屬于為自己撈好處。
像窗戶框了、門板了、石墩了,改一改,學堂與悲田坊能用。
毛邊紙包個東西了、擦個屁股都行,孩子上廁所用棍子、廁籌,萬一傷了怎么辦?
一時間學堂和悲田坊外面堆了大量的東西,有百姓幫著整理,別亂糟糟的。
山長、教喻和一群孩子們站在旁邊看熱鬧。
孩子們屬于興奮,太好玩兒啦!搶的寺和觀哦!
山長和教喻發愁,東西要不要?給別人還回去?又不曉得誰被搶了多少。
派人去找洛陽縣的縣令,縣令病了,無法理政。
找河南府的府尹,府尹張說去小洛南村泡溫湯了,啊不對,是到陛下臨駕所在面圣。
很快接到電話的李家莊子在紫薇城的人跑出來到各個學堂,告訴大家收下,沒多少錢。
悲田坊只有一個,雞蛋、稻子、麥子、香油、肉干,在坊的中間堆成一座座小山。
雞蛋的山最低,竹筐,里面有稻殼或麥麩,雞蛋放在當中保存。
悲田坊中一股草藥味兒,能自己出門的就自己出來看,不能自己出來的有輪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