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道具,收費很便宜!”李易先點頭,又突然提錢。
“有多便宜?”李隆基居然這么問。
“一種技巧基本上有個一緡就夠了,一次性的。
非一次性的,我包教包會,要百緡左右。
比如說這個海膽蒸蛋,吃完了,三哥你看啊。
我雙手一伸,沒有海膽,我雙手旋繞轉一下給你看手背,還是沒有海膽。
我再……哎呀!扎到了,海膽這刺兒太煩人了。”
李易給李隆基表演手法近景魔術,一個不小心被扎了。
他趕緊擠一擠,萬一這個有毒呢。
李隆基從來沒看過李易表演魔術,眼下吃驚:“易弟你還會這個?”
“我是腦外、胸外、神外等等外科手術的醫生,我的手要是不夠靈活,我敢給別人作手術嗎?”
李易伸出自己的雙手,沒有一點突出的指甲。
他天天磨,有時候下雨,他會把手放到鹿皮手套里,保持溫度。
一般的人幾度的溫差無所謂,他要是做腦外或神外的手術,手必須保持絕對靈活狀態。
小鮮肉手指頭劃破一點皮,趕緊去醫院啊,不然就長好了。
對于李易來說,他的手比小鮮肉更珍貴。
他作腦外手術,那個手別說劃破口子,頭一天都能舉純凈水給自己家換水,以免出現肌肉疲勞。
當然,小鮮肉是為了自己矯情,他是為患者負責,兩者不一樣。
如果明天需要給某一個患者作腦外或神外手術的時候,現在就應該睡覺,室內溫度最好是二十五度。
這樣的手,變魔術,稍微練一下就行。
能作介入手術的醫生的手,靈活著呢。
李隆基把一個海膽蒸蛋吃完,用海膽殼來練,被扎了好幾下。
另一邊,思恭坊的女子們在努力記著從長安過來的新曲,舞蹈也到是次要的。
編舞她們都會,主要是聽曲子的內涵。
大唐現在的曲的數量少,比如寫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屬于五絕,就有唱曲。
寫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同樣是五絕,曲相同。
跟李易時候的換詞不換曲的歌是相同的,尤其是不同語言版本的,叫填詞。
如: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換一種就是:難忘,燦爛,誰會忘得了上海灘。
還有:今夜微風輕送,把我的心吹動。
然后就是另一個:隨浪隨風飄蕩,隨著一生里的浪。
唐朝就是如此,一個曲子填很多詞,只要符合同樣格律的就一律填進去。
更作一些手術一樣,但能夠出新曲的,也就是手術手段發明新的手法的,都一樣牛逼。
“李郎,我唱的你寫的信天游,他們很喜歡呢!”
永穆公主回來了,她自己唱和配樂累了,休息休息。
“所以說,咱們的民歌才是最好的。根據各個地方的環境不同,或奔放、或纏綿。”
李易剛才聽了,他抄的信天游。
但他還惦記著江南的婉約,各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