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眼中,這些部族才是未開化的,至少自己能寫幾個大唐字。
自己是俘虜,說奴隸也行。
奴隸哪不好?李家莊子的奴隸跟別處能一樣?
誰見過奴隸家的娃兒穿漂亮的衣服、背小書包去學堂的?咱家的就是。
營帳搭好,篝火升起,燉肉,樹上有的干癟的蘑菇和木耳也扔進去。
這種木耳不用再曬干了,在木頭上已經干了。
另外用工兵鏟清理樹下周圍的雪,有時能夠找到蘑菇。
當然也可能找到蛇冬眠的洞,要小心。
有的草結了薄冰,依舊頑強地生長著。
李恩東等人翻著圖冊辨認和指揮,東主給的,告訴自己等人東北冬天野外會出現什么,都長啥樣。
即便白雪皚皚,想要吃東西依舊能夠挖出來,加上打獵,保證餓不死。
比如發現野生的榛子叢,下面有掉落的榛子,榛子里還有蟲子,吃,連蟲子一起吃。
榆樹也不缺,實在不行剝皮吃樹皮。
尋找松樹,即便油松,有的大松塔里的松子也能摳出來吃。
如果遇到河或著積雪覆蓋的水泡子就更好了,河里有魚,水泡子中通常能挖出泥鰍。
挖的時候要注意,有泥鰍就有螞蟥。
本地人不認識大唐字,看彩圖都能看得兩眼發光,好書哇!
新加入的隊伍往火堆里扔柴火,大部分是男人,女人想干活,男人不答應。
因為用肥皂洗了手,又抹的護手霜,蹭掉了怎么辦?
有那沒死的老太太干活,沒人阻止。
小孩子不干活的時候保養手,雙手插進皮護當中,比手悶子暖和。
皮護就是皮毛縫制的一個筒,兩只手和部分胳膊能插進去,在里面雙手握著更暖和。
如果兩端額外加繩子穿上,可以擼到胳膊上,繩子一緊就不掉下來。
睡覺的時候里面塞點東西又能當枕頭,一頭使勁扎繩子,成了個口袋。
“希望雪別太大,不然找不到樹根下的野菜吃。”
李恩西拿出來米給別人發,看著越來越暗的天說道。
米是熟米,蒸好了之后干燥,很硬,放幾年都不會壞。
吃的時候用熱水、熱湯泡。
不吃米有炒面,油茶面,熱量高,另外很硬的壓縮餅干。
杠頭沒攜帶,不如油茶面,反正出行的時間不長,油茶面壞不了。
“馬廄的地方雪掃好了吧?明天又該讓它們趟雪,休息的時候可不能把腳給凍了。”
李恩北說著去馬群的所在,他還是不放心。
馬在感覺到安全,環境又舒適時,會側躺著睡覺,現在躺不了,站著。
白天的時候找到的埋在雪里露出一點尖的干草,清理雪割草,半夜的時候要喂馬。
還不可以給馬吃雪,即便它們能吃。
把雪化開,放一點鹽,給馬補充電解質。
甚至有炒好的豆粉,隨時給狀態不好的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