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人家男女都超過八十歲,朝廷給立牌坊,這家人孝順啊!
而七十歲的耄耋之齡,地方衙門隔三差五、逢年過節前去拜訪,噓寒問暖。
以此證明自己治民有方,看,這么大歲數還活著,我的治下。
七十九歲生病,當官的比其家人還著急,再堅持堅持,到八十,挺住,我給你弄人參去。
李恩中像講故事一般說出來,莫阿干瞪傻眼,越老越好?
不用干活?家里人可以有一個也不干活的?再老一點派人照顧?給布和糧食?
“我家阿翁到大唐,下大雪不會被扔出去?”
莫阿干想問一下自己這些人的待遇,自己后去的。
“誰敢?太上皇還活著呢。扔老人是影射太上皇年歲過大,該死了?”
李恩中扣帽子,證明不會扔,誰承擔得起這么大的帽子?乃滅族之災。
“啊!”莫阿干眼中露出喜意,又發愁:“我阿翁一到天冷的時候腿疼,走不得路,我背著阿翁走,能免我的租嗎?”
“你哪來的租?你到大唐去上學。你阿翁的根治估計不行,我家東主有辦法讓他不那么疼。”
“啊,我不交租?你再說說你們莊子的老人平時干什么活兒。”
莫阿干想聽,他對為來充滿了幻想與憧憬。
“李家莊子的老人……他們想干啥就干啥。有人愿意納鞋底兒,有人愿意編筐。
干這樣事情的每天會限制,干多了累。他們下棋、曬太陽看孩子玩耍、晾曬菜干。
其他的時候鍛煉身體,在長安冬天戴上護具滑冰,夏天結伴在附近的山里采蘑菇、曬蘑菇。
他們閑不住,總不運動對身體不好,都想多活幾年,看看大唐天下。”
李恩東說著眼圈紅了,他失去了所有親人,被當奴隸賣。
從小就被賣,回憶不起來以前的事情,或許賣掉他的家人還活著吧。
要是能尋到就好了,心中已無恨,想是當時他們遇到了養活不了自己的難處。
賣了至少自己還活著,現在日子過得不錯。
估計是送的人,接的人家怎么把自己給變成奴隸的?
想著,他抬手背蹭下眼睛,笑著對莫阿干說:“你們趕上了好時候,遇到有我家東主在的大唐。”
“這姜好吃,有一點辣,還有一點甜,種姜賺錢不?”
莫阿干有的事情一時間想不明白,喝口姜水,問起種的問題。
“怎么說呢?會種的人,是姜夠本,不會種的人是將夠本,兩個jiang不一樣。因為……”
他給孩子介紹,會種姜的種下去的是姜母,一大對子姜,這就是姜夠本。
不會種的,種完母姜沒有多少子姜,就是將將夠本。
一個耐心地說,一個認真地聽,周圍的七個部族的頭領開始安排人去接手老人的工作。
他們可不敢再讓老人累到,活著,努力地活著,到大唐如果能活過七十歲,哪怕是六十歲生病,都有好處拿。
原本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親人被放棄,只是沒辦法,一切為了生存。
家人活得越久,自己越高興,還有錢拿!
但凡有活路,誰愿意把自己的父母給弄死?自己難道沒有老的一天?那時自己也應該默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