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說完繼續啃,好吃,可惜不是別人家的地瓜。
李易安排的事情傳到李隆基所在,李隆基繼續泡溫泉。
大臣們得到消息紛紛過來,進池子里說話。
“樊凡……渤海之地,冬季難熬,大唐西北亦如此。好再糧食充足,黃河結冰后從冰上運輸方便。”
宋璟想說樊凡瞎跑,讓你在海邊等,你另著一支隊伍追上了。
說出兩個字,他猛然清醒,羽林飛騎不歸他管。
西南蠻、李家莊子的莊戶俱與他無關。
人家這次屬于李家莊子跟渤海的貿易,邊貿未形成正統的互市,稅都收不上。
只能東西帶回來,李家莊子再賣的時候收稅。
人參、松子、馬、柞蠶繭、鹿茸,李易偏偏不賣。
有金銀帶回來,直接換成兌換券。
“天兵軍的地方,加上黃河沿岸的百姓生活變好。此陛下之恩澤,大唐之國運。”
蘇颋順著話夸贊李隆基,好話多說幾句不得罪人。
“臣突然想起,有多少兌換券,李家莊子就有多少錢,這錢……大部分投資花掉了吧?”
畢構想到金銀拿回來變成兌換券的情況,在溫泉中哆嗦了一下,被嚇到。
“朕的抵押品放在李家莊子,也不少了,之后朝廷跟著放過去,發行大唐紙幣。”
李隆基提醒畢構,過渡,現在屬于過渡。
朕易弟的錢全擺在明面上,他又不藏起來。
往外發兌換券,大部分用在購買輜重方面,其余的在貿易時每一次會轉化成部分的稅。
然后修路、修橋,像黃河大橋,朝廷的錢用在別處,李家莊子承擔。
說好的費用將來拿稅抵,橋又不歸李家莊子,百姓用,除非易弟收過橋費。
“對,朝廷要多賺錢,到時用賺到的兌換券直接換成大唐紙幣,會消耗紙幣制作的成本。”
畢構說著犯愁,一分錢一角錢的兌換券,印得越多越賠錢。
誰的錢都是錢,如何處理?不能因大唐朝廷印紙幣,一下子李家莊子收回兌換券搭成本。
“問剛柔,他懂。今天晚上吃什么?瞧著天色要下小雨。”
張九齡最質樸,遇到費心想的事情,直接丟給李易。
“對,問一下。”畢構看向小機器人。
“晚上吃火鍋,剛才東主說了,放地瓜片,切厚一點。”小機器人回答。
“老夫說問紙幣。”畢構強調。
“晚上吃火鍋的時候問唄!東主現在啃地瓜呢,沒空兒。”小機器人智能化很高。
“電報發過去了?”畢構換個話題。
“電報不是我發,我哪知道?”小機器人腦袋轉一轉,當搖頭。
“你在這里呆著你不知道情況?”畢構抓住關鍵問題。
“我知道陛下的情況,以后我隨時向你匯報哦!發了,陛下吩咐的。”
小機器人變得很乖巧,告訴你,看,我多配合。
畢構:“……”
“陛下,臣不是那個意思。”畢構苦著臉跟李隆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