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組織的劫匪不一樣,兩回事兒。
樊凡帶著隊伍在努力找野豬、狼群。
尤其是狼群,盡量滅掉。
狼少了,其他動物會增多,感覺影響生態平衡。
實際上狼的數量減少,當地的人可以更輕松地獲取獵物,他們不用防備狼。
野獸越多,當地人吃到的肉越多,獲得的皮毛也多。
到中午的時候,大家有了狼肉火鍋。
小的狼崽子太小,直接扔雪里,不吃,沒有肉。
狼穴在被逮到的時候,里面的狼最后也會露出哀求的眼神,尤其是這個季節居然還要奶狼崽的母狼。
羽林飛騎就是殺,不憐憫,他們不是圣母或以身飼鷹的存在。
殺狼崽兒狼難過,狼叼人的孩子時,在乎過人的痛苦嗎?
人的孕婦遇到狼群的時候,狼群能放過哪一個?
羽林飛騎心中無憐憫,一窩端是最好的。
他們甚至在發現狼窩里的很多狼出去狩獵,把狼崽子拿出來,包括哺乳的母狼,拿小刀扎。
讓母狼和狼崽子叫喚,等狼群聽到動靜回來后一同殺。
小的太小了,處理起來費勁,沒多少肉,就直接扔雪里,明年就腐敗后消失。
大的狼剝批皮、煮肉,狼雜切好了用大鍋多放油,加上辣椒炒了吃。
二百多只狼啊,就被羽林飛騎一上午給帶回來,雪地上什么動物都有痕跡。
加上配合著打獵的西南蠻帶回來的野豬,部族的人都幸福得哭了。
這么多肉哇!以前弄點挺不容易的。
正常天氣下,將將能夠給自己的族人吃飽,稍微多出來的得拿去換其他東西。
換成大唐的軍隊,怎么就好獵殺了?
“東主說得沒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我想不通,當地人怎么生活得那么難?打獵就足夠了。
再開墾出來田地,種上莊稼,養柞蠶,還有走山雞和豬。”
西南蠻帶隊的人發出自己的感慨,全是好東西,冬天逮獵物好容易的說。
“你們原來的地方也不差,你覺得你家里吃得好了?”
李恩東提起西南蠻不愿意回憶的事情,西南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肉。
西南蠻就是云南、貴州西部、西藏南部等地方。
資源多不多?當地的百姓生活好不好?
什么時候野獸多等于自己能吃到的肉多了?
海里的魚還多呢,問問海邊的人是不是可以天天吃魚吃到飽?
“沒有這樣武器,有的話就行。”西南蠻的領隊找到原因所在。
“跟武器無關,是組織能力,吹箭、弓箭、棒子,有組織性地去獲取資源就不難。
你們那里的組織不完善,制作肉干都容易壞。
你們那里的水果還多呢,有幾個人制作成果干保存著吃?”
李恩東學得知識多,明白別人為什么生活艱難。
同樣的資源,李家莊子能夠最大化利用,別人各自為戰。
“我們愿意跟著東主做事情。”領隊的人承認,他家人都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