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坐回來,旁邊的宋璟問:“如何?”
宋璟以前在廣州當官,告訴人家用石頭蓋房子,現在可不是很多人家開始用石頭蓋房子了嘛!
但跟他沒有關系,他在的時候百姓支撐不起石頭房子的費用。
他就總覺得欠了當地百姓一些東西,百姓還總提起他,說他的好話。
他臉皮其實挺厚,在別人面前無所謂,就怕李易瞧不起他。
他若是大權在握還罷了,瞧不起我又怎樣?關鍵大權……
“難修,繼續修普通的路,又到百姓有閑暇時。
那里雨水多,盡量往路上鋪碎石,再用磙子壓。
每戶所征之夫前二十日不給錢,之后一日二十錢,叫百姓過個好年。”
張九齡很高興,即便無法鋪鐵軌。
宋璟頷首,對,那邊的百姓愛干活,待遇好。
以前干活自己帶糧食,每年二十天。
現在工地提供食物,頓頓有肉。
遇到農閑時,家中的女人去免費幫忙做飯什么的,順便在那吃,帶著孩子一起。
家里不用開火了,平時哪舍得使勁吃肉啊!
宋璟想著猛地反應過來:“錢誰出?”
“不鼓動商人捐,朝廷……看隆擇的意思也不會出。我去提此事,剛柔答應,自是他拿錢。唉~!”
張九齡剛想到錢的問題,自己過去一提,李易回應,像逼迫李易花錢一般。
他對李易的態度與其他人不同,他始終記得自己辭官回家鄉路上的情形。
李易說動陛下派羽林飛騎,李家莊子來人提供修路的費用。
自己回故鄉并不落魄,反而帶著大工程。
之后雙方互相養鴿子、放鴿子。
自己到市舶司當市舶使時,李家莊子的灞水軍團抵達,一同撐起來,順便收拾當地大家族宴氏。
而黃氏被架空,所有的黃氏子弟官員只能老實配合。
自己今天竟然又讓李易花錢,要不找畢構說說?朝廷負責吧!
吃掉厚地瓜片的李易扭頭對身后的小機器人招招手,小機器人腦袋上閃爍著燈光過來:“干啥?”
“旬信身邊有人嗎?”李易問。
“嗯……東主,你找我?”小機器人回了個長聲后,旬信的聲音響起。
“大庾嶺的路還要修,看看分路需要不需要,需要的話一起修,趁此時大家農閑。
費用莊子出,收當地及周邊百姓家中的家禽和豬。
告訴養殖的百姓,以后需要大量的家禽與豬,當地的氣候冬天……”
李易吩咐旬信安排事情,錢他出。
他不想做賠本買賣,借著由頭,推廣養殖業。
他那時的湖南湖北生豬產量可高了,當地氣候即便現在的時節,依舊有草。
另外長江不冰封,洞庭湖和其他的湖也不封。
用簡單的架網、撐網、籠網,可以撈小魚小蝦,順便喂豬。
生的魚豬很愛吃,有機會下水,豬會捉魚,大口吃。
憑借現在的捕撈技術想把長江和洞庭湖的魚蝦給撈沒,純粹是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