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搭窩棚,給他們住,鼓勵商人過去買奴隸,然后在棉花產地,我準備建立手工……
老畢你貼我這么近作甚?擋著我了,你……朝廷跟我合作建立手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區。
商人買奴隸不代表商人參與進這個產業,因為太遠,不好管理。
商人一旦在地方形成手工業規模,就有可都能為了錢而出賣大唐。
咱們只買商人提供的奴隸,然后告訴奴隸多少積分后可以變成自由人。”
李易講解著他的后續安排,跟最初的西南蠻一樣,曾經西南蠻很努力的要自由。
結果到了現在,西南蠻不要自由了,積分感覺挺沒用的。
得到自由,到外面自己生活,還不如在李家莊子當俘虜。
孩子學習好的話,將來能當管事,派出去,只要不接觸太多的莊子技術秘密,當大唐的官員也行。
李易的目的就是吸引人去摘棉花,然后就在當地定居了。
奴隸有各過渡期,其他自由人則不需要。
當地繁華起來,就能夠建更大的城池,軍事布局往外。
說完李易就走,回去休息,他需要放松,好不容易把工作給弄完了。
他要找游泳池趟著,喝啤酒、吃小肉串兒,大的不要,怕吃飽了喝不下去酒。
“你跟張孝嵩說,讓他……你怎么走了?”
宋璟有想法,對著小機器人說,結果除了一個呆在李隆基身邊、一個呆在李旦面前的小機器人,其他的全走。
“人家沒有電啦,要去充電。”
“屋子里好冷,曬曬太陽。”
“中午我還沒吃飯呢,怪可憐的哦!”
小機器人們紛紛找著借口離去,它們其實不用找理由,它們想走,別人還能阻攔?它們就是嘴碎。
大臣們用小機器人找李易可以,但不可以讓小機器人做別的事情。
除非處在服務狀態下,比如送吃的。
“征戰怎么就停不下來啊!”李旦看著好幾個小機器人離去,推著自己前面的小機器人去旁邊坐下。
大家現在都知道小機器人的電池情況,不能用掉太多再充電。
小機器人走路才最耗電,所以看到小機器人,如果人家不是在曬太陽充電,就推著走,小機器人還能跟你聊天。
你要是有什么東西自己拎著沉重,就放小機器人身體抽屜里或腦袋上,推著比拎著輕松。
小機器人在非自己提供動力行動的時候,別人推著它也充電。
“夫妻之間有吵架,鄰里關系需維護,村與村,縣和縣,大家都在比,然后就有了矛盾。”
豆盧貴妃從最底層的思維模式來闡述相互之間的關系。
人和人之間,孩子的學習要比,誰賺錢多少得比,然后就有打架的情況。
比如都是拉腳的,從洛陽城到李家莊子,二十五里。
別人有的挑擔子,有的推車,還有的牲畜拉車。
都是挑擔子的,大家全是說好了的十錢,你八錢就不行。
生活中都有這樣的矛盾,何況國與國之間了,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