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勒察部族決定跟著走了,第七個部族。
準備的大量東西就沒什么用了,等到大唐,一次性補貼給他們。
大祚榮今天沒來,估計在王宮中看好東西,李隆基以大唐皇帝的身份賞賜他的物品。
另外李易以貿易伙伴的為由,也給了他不少奢侈品。
比如鏡子、柴油、香水、聞恬蘭香閣賣的一些物品。
其他渤海的高官、大族頭領,紛紛趕來換東西。
普通的百姓把家里儲備的松子、干的血紅鉚釘菇、人參、鹿茸、貂皮取來交換。
之前當地的大族收過一次,百姓害怕,就拿出來一小部分換給大族,尤其是官員。
這些收的人從中賺取差價,其他的東西百姓藏起來,現在換。
一般人家主要換肥皂和藥,煤油燈不是他們應該用的東西。
還有的人比較聰明,知道今年還會由大唐的隊伍來此換東西,提前準備好青貯和干草。
他們自己并不養牲畜,純粹為了交換。
換剩下的那些不好的,他們會找有牲畜的人商量,明年耕地的時候借用牲畜,今年把剩的給對方牲畜吃。
李恩東他們與大族和官員交換東西,價格固定,不壓價。
針對普通人,稍微多給一點。
樊凡等羽林飛騎找當地人換山楂,制作小工具摳籽。
找樹枝制作簽子,摳籽和削簽子一律由要跟著一同回去的人來完成。
算他們工錢,回家再給。
一個個沒蘸糖的山楂串兒制作好,羽林飛騎熬糖稀,制作糖片不大的糖葫蘆。
一拍一大片的糖葫蘆太費糖,得在京兆府才能吃到,河南府想吃,需要等天冷。
糖葫蘆有大串兒的,一串兒二十多個大山楂,顫巍巍的。
也有小串兒的,兩個山楂一串兒。
大的和中等的換東西,小的隨手送給孩子。
許多小孩子從小長到這么大,就沒吃過冰糖。
五六歲以上的孩子,舔一下糖葫蘆,這一刻便成為他們記憶中的定格。
他們的印象中有了一個李家莊子李東主,也有了一個相對具體的大唐。
得勒察、勃賴羅、阿金等部族的人跟著忙碌。
他們要把自己路上用不到的東西賣掉,價錢便宜,原來五大碗米能換到的兔子皮,現在兩碗就行。
回程人多貨物多,人需要吃東西,馬更得給食物。
現在馬吃的草已經夠好了,等回去的時候,只會攜帶部分青色的干草,然后吃糧食。
包括現在開始制作的肉干,上鍋蒸,放一點點鹽,沒有能明面上看到的脂肪,都是肌肉纖維。
切成小肉丁,放在外面凍,給馬吃,馬吃肉,就是不能多吃。
馬要是沒人管的時候看到剛孵化出來的小雞雛,一口一只,直接吃。
馬吃草的時候,看到有螞蚱、蟲子,同樣下嘴,絲毫不客氣。
你要是騎上某一匹不怎么愿意讓你騎的馬轉一大圈回來,當面打十個生雞蛋放到槽子的草料上,馬吃了之后,第二天看到你會主動找你。
昨天還不高興呢,今天就拿大腦袋蹭你,趕緊的,上來,腿腳不方便是不?我趴下,快點,我帶你跑一圈。
當然,李家莊子的馬,尋常人喂是不行的,馬有著自己的驕傲,我差你幾個雞蛋?你知道我平時吃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