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冶鐵你們會,不用從下游那么遠買,自己采和燒。
這里的州治所在巴縣,就是沙金,或者說是沙礫的金。”
李易重新確定了一下,就這里,沒毛病,渝州麩金即巴縣沙金。
而巴縣因巴山得名,巴山一般情況下想不起來,不過……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是一首首字入韻的七絕,期、池、時,是同一個韻。
在李易那個時候讀不出來,但三個字放在平水韻里,都在上平四支表中。
上平指平韻中的上平,四支就是一東、二冬、三江、四支的四支。以‘支’為韻。
“好詩!”李易走神念出來的詩被趙辰祿聽到,他立即稱贊。
“不是我作的。”李易擺手。
“知道,抄的,被抄的人殺了、埋了。”趙辰祿點頭表示明白。
“對,確實是抄的,好了不說此事了。
我把本地一些有用的礦畫出來,你看著操作。
山上的野豬多,該收拾就收拾,能冶鐵制作工具。”
李易又擺擺手,不能再說詩的事情。
他有一群無人機,可以飛著把地面看看,通過對比找出好挖的礦產位置。
重慶這里挺重要的,以后還要用,趁現在發展一番。
趙辰祿繼續點頭,好啊!告訴我,我寫奏章去洛陽,問問朝廷的意思。
一邊問一邊先開采,朝廷不答應也采了。
朝廷離著那么遠,百姓知道地方自己采,我有什么辦法?
趙辰祿已經想好了,聽李大夫的沒錯。
趁朝廷沒反應過來,能采多少是多少,萬一以后要收費了呢。
自己可以晚一點寫奏章,或者在奏章中把李大夫推到前面,誰還敢抓李易不成?
“李大夫,我這就把好消息告訴給百姓?”
趙辰祿征求意見,萬一李易沒找到具體位置,百姓空歡喜一場。
“嗯!”李易頷首,沒問題,地方難道還能轉移?
趙辰祿高興地跑出去找人到各處跟百姓說,方敖在旁聽著,感覺發財的機會來了。
“李東主,我方家……”方敖小聲問。
“朝廷的東西,你方家敢插手,你看老畢,哦,畢宰輔收拾你不?”
李易不答應,礦你敢占?沙金你敢弄?
我無所謂,你問問其他政事堂中的人。
“我是說另尋他地。”方敖換個說法。
“產沙金的河上游?你去下游行,然后正常交稅,也能弄到點金子,前提你可以守住。”
李易一句話打消對方的念頭,金子你撈,保證出大事兒。
“哦!我幫忙采礦,聽朝廷的。”方敖發現還是先給家族子弟辦科舉名額重要。
不長時間,外面傳過來歡呼的聲音,附近的百姓最先得到消息。
他們對此沒有絲毫懷疑,神仙說有必須有,沒有神仙給變出來,星星能都能抓的,變個礦算什么?
有礦代表錢,還有金子,這金子怎么分,到時候再說,或者用來修路、修房子,別的地方聽說錢多就給百姓修房子。
自己所在的渝州,撈金子賺大錢,可以蓋新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