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不要干活,去醉仙居溫湯泡一泡,叫人給按按。
藥我給你配好,你帶去煎,我寫出來,你給他們看,他們知道怎么處理。
背石頭要有架子,自己不會做?我找人傳信給莊子,叫那里送來。”
太醫號脈完,又看看此人的后背,問幾個問題,下醫囑。
“啊?不干活?不行不行。”后背疼的人連連搖頭。
“去把莊子的護士找來。”太醫吩咐,他的學徒躥出去。
不長時間,李易這里得到消息。
“少工具,有人拼命干活,身體承受不住了。”
李易聽完便知曉原因,牲畜負責馱東西。
然后有人著急,自己也背。
正常背的話,有一個木頭架子,上面搭在肩膀上,胸和腰有束帶。
背石頭不會硌到后背,木頭架子擋住了。
束帶可以讓人把力氣使出來,屬于均勻受力。
拿麻袋能背七十斤的石頭,用上架子可以翻倍,并且不受傷。
像舉重運動員,他們都有束腰,讓他們把束腰拿下來,看還能舉起來不?
“東主,安排他們去泡溫泉?”
宋德在旁邊聽,出聲詢問。
他說‘他們’,有一個人就有更多人如此疲勞。
“去吧!工錢照付,別留下病根。”李易應允。
“帥氣的東主,旬信要求通話。”
一個小機器人從十幾米處出溜過來,聲音還是那么萌萌的。
“接!下次加個‘俊秀’的形容詞。”
李易露出笑容,小機器人也懂得說實話了,有眼光。
“好噠!接通。”小機器人回應。
“東主,從襄州來了一群人,共兩萬一千一百一十口。
皆是無戶籍之人,欲入洛陽籍貫,如何安置?”
旬信的聲音傳出來,又有人到了,襄州的。
“孟浩然的家鄉,韓襄客,當地怎那么多無戶籍之人?
安置一下,先在莊子外圍住,檢查身體,調理一番。
之后跟從西南到此的人一同干活,西南那里的船慢,還未至。”
李易對于來人有一點驚訝,想是那些人互相有聯絡,一起到。
旬信表示明白,安排。
李易站起身,四下里踅摸,看到人了:“老姚,去查一下,襄陽怎么了?是原來就有,還是最近兩三年出現的大量失戶籍之民。”
姚崇那里開始安排人手,姚崇自己過來。
“小易,想來陸續又有百姓抵達,所做之事排滿否?”
“沒呀!人不夠,我要修一條從這里到小洛南村的鐵路,連接在從洛陽到梨園的鐵軌上。”
李易拿把小刀切柚子皮,準備陰干后與其他藥材配伍。
當下季節柚子多,各坊專門放置收柚子皮的筐,即便形狀不是很好,仍能當藥用。
姚崇眼睛瞇了下:“幾十里路已算平坦,耗資修鐵路,只為醉仙居有人去玩耍?”
“第三產業莫非不該發展?我醉仙居每年繳稅那么多。”
李易又拿過一個完整的柚子,準備剝掉皮把果肉給別人吃,他只要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