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人參、珍珠、麝香等貴藥材的小朱砂丸也沒這個價。
若改成湯劑,一方醫雙癥,連著發熱都給解決掉,有個二百錢足以,給富人開的藥方。
“醫好了,那和尚有本事。哦!不是買藥,求藥不花錢,是給的香油資。”
老嫗點點頭,道明藥材來源。
“好啊!好個求藥不花錢。”
小丫頭生氣了,她家給人看病,沒敢這么要過。
倒是有的人給過金豆子,值七八緡,人家有錢,關鍵還是婦科病,馮家女子厲害,她還參與了呢。
“師弟,你現在乃左拾遺,跟陛下說,查,查寺觀中有沒有師父寫的醫書。”
小丫頭找師弟,和尚的寺里如果有師父的醫書,還敢這么要錢,罪大了。
你要香油錢,你給師父燈油錢了嗎?師父寫醫書多累呀!
李易看看天色,招手叫青松一號過來,吩咐取生姜和胡椒粉,給孩子加湯碗里。
轉頭說:“李家莊子去查,為師身為大唐巡查使,豈能容得下這個?”
“哦!師父你又加官了?”
小丫頭稍微一愣,隨即明白。
師父的官職隨便換,用完再辭。
“我的官沒什么用啊。”李歸藏發現官有了,卻用不上。
“所以你要好好學,對得起這個官職,別給師父臉上抹黑。
其實明年你愿意考童子科,考上也有官的。
要不明年咱倆先考童子科,考完再考正常的。”
小丫頭對官不感興趣,平本事,考上童子便封官,還是流內官,并非流外。
考試內容為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中的一個,自己說會哪個,要求通,只會背不可。
另外會孝經和論語,出十道題,全答對,直接給官。
錯兩道,算七道以上,給童子科畢業證。
得十歲之下,對普通孩子來講,難如登天。
在小丫頭和其師弟面前,屬于拿分題,全會,隨便考。
“師父?”李歸藏縮脖子看李易。
“倒是行,為師的劣徒,先拿童子科,再弄個進士科,湊合吧,我提一提。”
李易覺得應該給兩個弟子機會,跟學歷似的。
他那時有,少年班的,二十多歲的博士導師。
“多謝師父,徒兒愚笨,給師父丟人了。”李歸藏高興。
“此話且莫于畢宰輔面前說。”李易瞪二弟子一眼。
眾人吃過飯,往回趕,老嫗的錢沒給,八錢,她愿意要小丫頭的藥,似乎藥效會更好。
轉眼,十月十五,晚上的月亮應該是圓,昨天晚上十四就挺圓了。
一大早的,百姓紛紛往目的地趕,更有錢財多的昨天晚上住在梨園旁邊的平康坊女子們的地方。
李易拿出來好幾件白大褂,今天看上去要下雨。
別人穿道袍和僧袍,他不能穿官服,他最愿意穿的白大褂最好。
護士們和小丫頭二人同樣一身白大褂,甚至太醫署的太醫也跟著學。
醫學的學徒在外面不準穿,白大褂在大唐代表一個技術的高度、一個德行的高度。
屬于所有場合的通行證,舉辦詩會了、慶生了、成親了、送葬了……
“小易,寺觀中皆有你的醫書或他們自己的手抄本,你打算如何?”
畢構佛道俱接觸,現在臉色不怎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