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承禎微微頷首:“此茶不知何法制取,倒是深得自然之道。水茶相托,氤氳繚繞,無為而為。好!”
“子微所言不差,氤氳之氣,若引導之術,呼吸間調理身體。大唐萬事,皆在呼吸,引一人、導一體,何如引導天下?”
葉法善繼續反駁,無為?你學引導之術,你無為了?無為你今天跑過來是湊巧?
說著葉法善拿起南瓜籽,干炒的,數量不多,嗑開一個。
“子微精研服餌之術,此物名南瓜籽,亦為藥材。
求道服餌者,尋天下之材入丹入藥;求百姓福者,尋天下之物入食入藥。
南瓜長成后體大味甘,可存經年,隨時食用,同菜同糧。”
葉法善專門挑司馬承禎學的東西來說,他反對吃丹藥,司馬承禎愛煉丹。
司馬承禎捏起個南瓜籽看看,嗑開嘗嘗味道,吧嗒吧嗒嘴兒:“味干性平,似可歸胃經。”
“還歸大腸經,與檳榔配合用殺腸蟲愈加。”
善無畏在旁邊出聲,他也看李易抄的醫書。
醫書之前抄出來,沒有南瓜籽,大家看圖知道長啥樣,偏見不到。
現在行了,能種了,從海外找回來的。
司馬承禎又抓起幾個粒,咔嚓咔嚓嗑,跟松鼠似的。
“道元兄,此物易得乎?”
司馬承禎覺得好吃,準備拿來煉丹試試,或者做其他的藥。
葉法善端茶盞:“易者,剛柔也。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李易可得道兄這般評價?”司馬承禎終于不淡定了。
李易能夠代表天道?行云布雨?潤萬物而改萬物?
“道出乾,德承坤,相生相克幾成經。行天之政,布澤民生。”葉法善端盞喝茶。
司馬承禎研究道德經,挺厲害的。可惜李易把應該由他翻譯和歸納的那些都給抄出來了。
李易抄一大堆的注釋,不同的地方全抄。
別人看的話自己琢磨,認為哪個對就選哪個。
反正李易自己選不出來誰最正確,就跟論語似的。
“這廂說來,往后南瓜如黃瓜?”
司馬承禎把更大的事情先放下,道兄說了,布澤民生。
南瓜能當藥、當菜、當飯,必然可以大量種,種子多。
“還有蕓豆當豇豆呢,飯豆與菜豆。”
善無畏又出聲,他等種多了,要一些找人送回家,種子守不住,大唐百姓都種,保證可以送出去。
“好吃嗎?”司馬承禎問得直白。
“老好吃了,賊香!”旁邊的小機器人突然來一句。
“你怎可口出人言?”司馬承禎嚇一跳。
“看把你嚇的,一‘居靈’。看我屏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俺的理解就是宏觀與微觀,無名宏觀,有名微觀。
常無欲,以觀其妙,宏觀;常有欲,以觀其徼,微觀。
如陰若陽、似地亦天。觀天地之妙,玄之又玄;觀地天之交,懸之又懸。天落人腳下,地在宇宙間。”
小機器人邊說邊在屏幕上把字顯露出來,而字還有動態背景,日月晝夜互銜,星辰四季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