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可知曉,小易更知曉。”
畢構給出個答案,他在啃豬蹄,多吃點好,膠原蛋白多,有用沒用先不管,反正口感不錯。
“他們布局甚廣!”司馬承禎又提醒一聲。
他屬于站隊了,站在李家莊子一方。
李家莊子的莊戶日子過得太好了,他又問了過其他在李家莊子干活的百姓伙食。
不管他怎么求道,他也知道百姓日子好過比難過強。
他一口一個無為說著,其實也愿意看到百姓有肉吃,穿上合體的衣服。
他這種人,不能違心說話,他的身份和地位要求他得要臉,除非他是北美某個國家的總統或國務卿。
不說洛陽宮,也不提河南府,整個河南道,百姓的生活都改善了。
非因佛道的寺觀而改善,皆賴一人之德、行。
“福生無量天尊!”、“南無阿彌陀佛!”
葉法善和善無畏同時出聲,善無畏是密宗,卻也遵循一些規則。
“布局甚廣?呵!”宋璟笑了:“廣過唐吐黃河源頭之役?廣過后突厥被逼求活小海之戰?
小易出手,如海潮拍岸,層疊不休;若輪帆西去,江河逆流。
佛道真有那許多本事,又何嘗只在繁華安穩之地圈地尋活?
佛道之延,于國無焉。護民冀盼,灞水軍團。”
宋璟此時承認灞水軍團,之前他站的位置不一樣。
現在面對的是佛道,他特別反感,比李易還反感。
李易至少還能交流一下,宋璟則直接把信佛信道的官員扔到閑職的位置上。
包括王翰,王翰歷史上得張說和張嘉貞的器重,結果他遇到了宋璟,這下完了。
宋璟總找李易的毛病是工作需要,就像畢構一樣。
他并非為了李易,他要捍衛自己的權利。
當然,他覺得保護一下李易也沒什么,李易至少值得信任,從沒坑害過自己,因為用不著。
“俱李易所為?”司馬承禎估計是長時間沒通網,他知道一些情況,卻不清楚背后誰在運作。
“早上他還忙著指揮背面一些部族采松子,東北一同歸來的七萬余人外族歸順大唐人的事情。”
畢構此刻不說錢了,那就必須站在李易同一面。
說錢的時候不是,他通常要選擇站在李易這個資本家的對立面。
“他不為今晚講法論道準備?”司馬承禎更驚詫了,你李易真有閑心。
“上午他順便作了臺手術,別人腿骨斷了。斷很長時間了,蜀地那里,小易飛過去救治。”
姚崇不知道從哪鉆出來,不無諷刺地說道。
他也是實用主義者,不然不可能找一群工匠要跟李家莊子比拼。
歷史上畢構對蝗蟲就不動,他則要求殺滅。
李易去殺蝗蟲的行為他認可,這便是朝堂上的學問。
李易那個時候也一樣,一個村子、鎮子、鄉、縣……里面的官員都在維護一種動態的平衡。
利益為本,然后互相支持又攻訐,一旦逮到機會,就是落井下石,或者更多自己占便宜的利益交換。
“他,他真能飛?”司馬承禎又問了一個他聽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