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啊!”李易點頭。
永穆公主把手放下:“此次之后,凡大唐教派,以李郎為尊,無人可撼。”
“對呢!”小蘭附和;“到時候我家李郎說啥就是啥,下一步利用佛道之勢,配合報紙壓制儒教。
這天下,只有華夏文明,沒有其他。大唐子民,炎黃子孫。
令所出,千軍齊動;政所布,萬眾一心。”
張九齡眉頭一揚;“故,明年科舉只考論語,后年的科舉便不考儒家之學?”
他想通了,明年考論語,是為了緩和今年及之前的輿論攻勢,看著像給儒教示弱。
但佛道解決了,騰出手來,再收拾儒教,儒教已無反抗之力。
他盯著李易看,你算計得如此之深?
怎么感覺從你到李家莊子的時候就在算計?一點一點的。
據說當時你找管事的時候跟宋德聊天,找莊戶的時候說莊子里沒什么事情,給大量好處。
至于找學子,只有窮得實在熬不下去的才愿意跟你到莊子,你給人家修房子。
那時的你太弱小了,弱到無人理會。
你就是靠算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對吧?
李易抬手張開五指在張九齡眼前晃晃:“九齡兄近視了?我為你驗光,配副鏡子?”
“我還遠視呢!”張九齡往后躲躲。
“遠視一樣驗光,放心。”李易收回手。
“復來年,考不考儒學?”張九齡再問。
“哪知道啊?這玩意兒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看實際情況。
儒教的一些東西還是很有用的,不能因為他們勢力龐大就全打倒。
儒學存在著,已經融入到大唐的百姓生活中。
有用的信仰留下,儒教的地位不可以保持。用其功,不給其權。”
李易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一步一步走著來。
張九齡一口喝掉茶水;“給我裝干果,我帶著回去吃。”
“你回去喊人送即可,平日里又未少過你們東西。”
李易不想折騰,游艇上的每個房間都能叫人,要什么說一聲,小機器人給送。
張九齡點點頭,自己往兜里揣,抓了五大把,感覺能有一斤,衣服的兜位置明顯下沉。
他離開,李易起身相送到門口。
“說了給送,他還揣。”李易嘟囔一句。
“感覺不一樣。”小蘭拍拍她自己的上衣小兜,嘩啦嘩啦的,里面就揣了干果。
“也對,我去給他們寫報告和計劃書,你倆自己找地方玩吧。”李易轉身回自己的工作室。
另一邊,河南府剩下的佛道人士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主要是佛教的,道教的更多為看熱鬧。
倒是一些個觀里的主持比較積極,涉及到他們切身利益。
其他的道士閑云野鶴一般,四處溜達,有個地方呆著就行。
道教觀里的主持一個個面色不怎么好看,一半的產業或等值的東西要交上去,不交不行。
寺里的人也挺愁的,該交的必須要交,關鍵是怎么體面一些。
僧人比較識時務,李易那時候國家發展好了,道觀遠遠少于其他宗教的建筑。
基本上看到的是佛的、伊絲蘭的、天主的、基督的。
觀呢,北方太少了,南方有一些存在,不過宣傳道的,其實并沒有幾個真正的道士,都是假的,商業化。
眼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求,他們商議著,卻沒見到有很小的東西落到旁邊的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