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陸續離場,僧道安排人回去,自己走,不敢坐火車。
那不是有河嘛!劃地成川的河,他們有小船。
回去報信,看怎么給產業,是給錢,還是給地方。
不給不行了,遇到真神了。
信得越深的越害怕李易,自己知道自己的情況。
提前在此地安排,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而李易根本不參與,李家莊子只有這邊吃壞肚子的時候才派人前來。
自己所有的布置,都比不上真神出場的震撼。
下雨天,手段說好的在棚子里用,結果李易直接萬佛朝宗,下雨呢!
那河里的彩虹落山頭,那浮水踏空,那大唐征戰的影像,陛下小時候的模樣。
道家的騰空手段夠厲害了吧?他李易居然瞬息移動,道家吊繩子滑人出意外,李易分身掠影救援。
這個總不能提前演練吧?李易真的可以在倏忽間隨意移動。
再看道士們挖來挖去,咱們僧人也幫忙,挖幾百丈地下河。
好不容易一個劃地成川,偏偏比不得李易虛影握拳。
太恐怖了,不得不低頭,李易根本不是人。
自己算不算逼迫真神挑破天機?怪不得李易可以譯出來許多經書和給道書注釋。
一部分僧道如是想著從河上走,其他的留下,等火車把人其他人送走后再乘坐。
平康坊、思恭坊、梨園的人,也要坐火車,去思恭坊,最近交流得不錯,過去看看,幫忙撐場子。
游艇始終在,李隆基等人休息,游艇不可以徑直離去。
游艇等最后一個人走了才會回程,游艇先走,剩下的百姓會心中空落,從而害怕。
“墨已入水~~渡一池青花~~攬五分紅霞~采竹回家……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我便一步一蓮花祈禱~~怎知那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
歌舞繼續,這是梨園、平康坊、思恭坊的職業操守,有一個觀眾未走,他們就不可以停。
他們不可以把孤寂留給觀眾,要為觀眾一個夜未央的感受。
李易那時厲害的歌廳,不是等時間到了客人不唱叫客人自己離去。
有的牛比歌廳在客人時間結束,要走的時刻,進去幾個人繼續唱,唱歡快悠揚的曲子。
直到顧客走出包廂,聲音都持續傳來。
這樣使得每一個客人都沒有失落感,歌聲依舊,正如笑紅塵里所唱,歌在唱,舞在跳,長夜漫漫不覺曉。
就是太少了,一百個正規的歌廳中能有一個做到的就是大比例。
為什么呢?因為消費高。
別的地方一小瓶啤酒三十元,同樣的酒,這里五十元。
此刻不涉及消費,包廂中的那點錢請不來現在這些人,整個大唐最頂尖的三個團隊為你表演。
等著最后走的僧人道士上場幫忙,像現在李易抄的歌,僧人會在關鍵的時刻敲木魚、誦經。
道士們把近景魔術拿出來,配合演出的節奏。
加上本來就存在的光影效果和音響效果,晚走的百姓甚至不想走了。
哎呀!原來最后才是最好的。
面對這等情況,宋德安排人手送東西,送雪糕。
小籃子里裝幾支雪糕,外面一層為冰塊,給百姓。
趕緊走吧,回去與家人分享,再不走就化了。
這種陪客的理念與勸客的手段,在李易那時都是頂尖的。
百姓們知曉事理,昨天晚上熬著,走吧,別呆著了,都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