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同樣捧一冊在看:“夷州義泉請朝廷派人指導修天門水連涪陵江,以便入長江往來運輸,一樣被駁回,這個……”
他不明白了,之前的要修路,你不讓修,說走水運。
現在有地方要連上涪陵江走水運,他還不讓,而是叫修路和搭懸橋。
你確定不是胡亂批準著玩兒的?差不多。
“查,查資料。”畢構吩咐,叫人把關于當地的記載拿過來。
旁邊的小機器人出聲:“夷州一千多戶人,義泉人更少,拿什么開山修河?
當地天門水,地勢低,匯聚雨水而成,若連外河,須向高處挖掘。
朝廷送去東西,自己搭懸橋比較好用,當地的土貢有犀牛角和蠟燭。
那里有炭窯,冬天有時冷,要燒炭取暖,順便冶煉,有不怎么好的鐵礦石。
不過有煤,好挖,最深的二十來米,淺的在地表能看到,儲量少。
但當地人也少,給出幾個位置足夠用,東主會專門畫個圖送過去。”
“嗯?”好幾個人同時盯著小機器人看。
“往常老夫在政事堂留你,詢問事情時,你怎不說?”畢構挑理。
“你們拿我當無線電話用,哪問過我別的事情?”
小機器人用萌萌的聲音,理直氣壯地回。
“哎呀!”畢構站起來圍繞著小機器人轉:“好東西啊,小易藏得夠深。”
“你才是東西呢!”小機器人不高興了。
“老夫不是東西。”畢構強調。
“不是我說的,你自己說的,你不是東西。”小機器人避嫌。
畢構:“……”
宋璟重新定位小機器人的價值:“你還會什么?”
“聊天、唱歌、跳轉圈舞、送餐、被你們當電話用。以后再拿我打電話,我就收費。”
小機器人抗議,它的作用豈是一個手機能比的?
價錢都不一樣好不好?當自己是幾千元能買一個的那種?
“好好好!我們自己用有線電話要號,打電話確實屈才了。”
蘇颋陪著笑說,有個小機器人放在身邊查資料,省多少麻煩?
畢構轉一轉,微微彎腰對李隆基說:“陛下,小易批改奏章令人放心,不如……”
“不如把你們全扔團兒里,易弟一個人支撐政事堂。”
李隆基不給面子,易弟本事用你來說?既然易弟進政事堂,要你們作甚?
畢構悻悻地坐下,他還不想進團兒。
午飯時間到,眾人下游艇去食堂,畢構強行推著方才說話的小機器人走。
“我是船上的,我不去,放開我……”
小機器人一路抗議著被推到食堂,跑到角落不搭理人,很生氣的樣子。
李隆基端餐盤打完飯菜,看到小機器人的樣子,吩咐:“再去推一個來,兩個好互相聊天,不煩悶。”
“謝陛下。”角落處的小機器人來到李隆基的身邊。
畢構也回來,放下餐盤:“終于把重要的事情處理完,今年無憂矣!”
小機器人燈光閃爍:“你個烏鴉嘴,剛來個電報消息,隴右道急報。我家東主又該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