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不理會,還敢拿電棍杵老夫?電棍是什么?這小東西難道還有其他武力手段?
洛陽的百姓不知道隴右道的事情,此刻整個洛陽城內城外在瘋傳講經論道的事情。
不用額外的藝術加工,說實話即可。
李東主劃地成川的河在那流淌,不曾消散。
道家有本事,就是佛家差了些。
百姓們不管僧人們遇到的困難,他們只看結果。
下雨跟佛法又何關系?李東主雨天一樣飛來飛去。
一時間,前往洛陽道觀的百姓多了,倒不是給香火錢,也不上香。
百姓覺得給陛下和李東主上香比較好,道士確實有點手段,但比起李東主差一些。
道士們心情比較好,有人比自己更痛苦,自己就不是很難受。
他們‘出攤’,為百姓義診,不拿香灰糊弄人了。
自己采的藥也發放,趁李易沒收一半的產業,趕緊用,不然到時候被收走了。
寺里的僧人郁悶,他們平時不怎么采藥,跌打損傷的有,其他的少。
有曾經的施主過來瞧瞧,轉身又離開。
僧人不敢多說話,他們害怕,到現在他們也沒弄明白李易怎么做到的那些事情,如來?
眼下他們在考慮怎么辦,一半的產業,土地可以給,寺怎么分?
一個寺,從中間畫條線,一半自己用,一半給李易?中間砌墻,還是擋簾子?或者插柵欄?
不給寺,用同等價值的東西換,誰來定價?
僧人們決定等一等,看看道士如何處理。
又不急在一兩天,據說經書會先發過來,免費的。
不用再抄經書,就是代價有一點點大。
早知今日,不如花錢讓金仙公主給印。
被他們想著的金仙公主正在吃飯,邊吃飯邊看印刷作坊,距離百十來步,那里油墨的味道太大。
“師父,產業的一半怎般分?”
金仙公主在吃雞肉燉蘑菇,松蘑燉的,血紅鉚釘菇,小砂鍋。
她在發愁,更生河南府的僧人和道士們的氣,你們就這么被利用。
不就是書嘛!我已經到來,很快會印給你們,你們的智慧哪去了?
葉法善吃一樣的菜,有湯汁,適合吃大米飯。
不過他的砂鍋里還有山藥,他自己加的。
聽到金仙公主問,他搖搖頭:“此后俱為小事,大道之事乃李易未把佛道趕盡殺絕,佛道有可用之處。”
他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李易從來沒說要滅佛滅道,只是限制。
影響力太大不行,平時更得幫忙宣傳朝廷,佛道儒皆可用。
否則李易為什么又幫忙翻譯佛經、翻譯道家的書籍、注釋儒家經典?
“可是怎么分啊?”金仙公主想的問題單純,她佛教儒都行,對道教了解更深。
她不擔心自己被收拾,自己又沒做什么坑害兄長的事情。
“一寺一觀不可分,眾寺眾觀劃星辰。”
葉法善給出辦法,一寺從中間畫一道不行,兩個寺,給出去一個。
另一個寺的人到這個寺里,之后屬于內部分配問題,主持是誰看實際情況,對,看實力。
“李易太嚇人了,頭一次見到他發威。”
金仙公主一點就透,原來這么簡單。
她對李易的感官與以前不同,李易還藏著更大的秘密。
“其威不在飛天,而在民間。大唐的百姓為他立長生牌位上香,沒錯!”
葉法善依舊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李易飛不飛無所謂,讓百姓吃飽飯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