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雨果然沒停,甚至還大了。
大朝會開,李隆基主要為感受下大唐的繁榮強盛,群臣挑好的說。
李易在醫院,沒去,下雨有棚子難道就不難受?又潮又冷的。
醫院里有作了闌尾切除手術的患者,有的拆了線,能夠正常走路。
李易不敢給放出去,必須徹底康復,才能繼續干活。
現在觀察,順便開導他們,告訴他們有工錢,拿一半的工錢。
吃飯也是在工地上吃的,同時在干活的過程中就有炎癥出現,工傷。
李易只能如此安慰自己和別人,他沒辦法,不給工錢百姓能愁死。
不全給是怕有人以此來偷懶,把自己弄出病,養著病拿錢。
“李郎,羅恩昨天晚上回來。”
李易轉一圈,休息的時候永穆公主找來。
“羅恩?”李易思考的模樣。
“給石瞎子村里修路那個。”永穆公主提醒。
“哦哦哦!”李易想起來了,對,有這么個人。
“他……有事情?”李易又一次反應過來。
羅恩找玉真公主過夜,不至于讓永穆公主與自己提及。
“他說他想到了一種修路的好方法。”永穆公主果然有事情說。
“他?修路方法?”李易連續兩個語調上揚。
修路有工匠負責,從古至今修多少年的路了?他能想到好方法?當匠人傻?
“不會是搶功吧?”李易考慮到工匠可能在施工過程中有想法,往上報。
這個該是誰的就得是誰的,工部下面的官員都不搶的,他們只要說出來是哪個工匠,他們自然會得到獎賞。
工匠因此可獲得提拔,拿好處,看功勞大小。
朝廷的人不傻,官員搶功,以后工匠不出主意了。
“應該……不是……吧?”永穆公主并不能確定:“他說趁下雨的時候,直接把水泥和沙子往路上抹,再翻一翻,壓一壓就成路了,速度快。”
“不是,不是搶功。”李易確定了,絕對不是。
“能看出來?”永穆公主好奇,怎么如此篤定?
“工匠又不缺心眼,怎會出這等餿主意?是他自己所想,沒錯。”李易笑了。
“啊?不行?”
“水泥修路有配比,雨水怎么配?加上路面的泥土,混合起來……
他能夠動腦筋,值得鼓勵,不過別打水泥的主意,別處不夠用。”
李易覺得不可以太過打擊人,人家不容易。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他還說,若路過長,尤其橫面對山坡時,即便無河,亦要修橋。
若僅僅穿洞,往來車輛多,會把路下的洞壓實。
雨水或山上的滲水侵蝕路面,那一處必然泥濘。
用竹子鋪個小橋,橋壞可修橋,比修路容易,路基不會被水浸透。”
李易愣了,幾息后說道:“涵洞?用水泥修涵洞不好照看,以竹來鋪,確實合適。”
他想起從洛陽到黃河那一片地方,山多,路得繞著遠走。
另一種涵洞以石頭來鋪,貨流量大的時候,壓塌難修,竹子的換起來速度快。
這辦法好,就是……究竟何人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