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他們在池子里打肥皂、搓泥,反正洗完一次都得重新換水。
唯一糾結的是肥皂,莊戶告訴多打肥皂,他們偏偏舍不得。
肥皂在渤海是好東西,值錢。
晚上時,李易吃海魚,貨運終于恢復,這幾天長安肉價都貴了。
“小易,年前鐵軌能鋪完?”
畢構在吃清蒸大黃魚,純野生的,他眉宇間有一絲愁色。
幾天的工夫,沒有渤海的海鮮補充,京兆府跟河南府的肉類全漲價。
百姓已經習慣吃肉,省下許多糧食儲備和運往其他地方。
突然沒有海魚供應,大家只好吃別的肉。
等第二條鐵軌鋪好,一天能增加好幾列車次,路途上來回搬道岔,錯開列車即可。
李易篤定道:“能,保證能,到時每天至少八列火車往來其間。
等過正月十五,干活的人再去運河一線鋪鐵軌。
沿岸的百姓也從修路基轉成鋪軌的人,增加收入。”
“還過什么上元節,初五就去。花那么多的錢,不就是為了搶時間?”
畢構嫌別人休息的時間太長,魚都不香了。
“得加錢,初六到初十把別人趕去干活,加兩倍的工錢。”
李易考慮過年時候在崗人員工資三倍的問題。
“一倍,本就不少了,一倍,他們愿意去。”畢構拒絕給太高的工錢。
“過年給你們的福利可不是一倍,何況這錢不歸你戶部管。”
李易提醒對方,逢年過節,李家莊子給你們多少東西?
“兩倍就兩倍,反正十天而已。提前十天通車,十天的經濟增幅值回多給的錢。”
畢構怕福利減少,再一想,火車的賺錢速度快。
光是每天運魚,賺的錢就嘩啦嘩啦的。
反正煉鋼的技術不花錢、火車的制造技術不花錢,對,凡是涉及到技術的問題都省錢。
如是想,畢構看李易比看清蒸野生大黃魚順眼:“小易,最近又琢磨出來什么好東西?”
“吃飯加速器。”李易看畢構不吃飯,非要找自己說話,給出答案。
“怎么個加速法?”畢構覺得似乎哪里不對。
“弄個管子插嘴里,把大黃魚繳碎了往里灌。”李易告訴畢構。
“大膽,你敢戲弄老夫,老夫堂堂宰輔,治你個大不敬之罪。”畢構憤怒。
“我現在正一品,大唐填鴨總教頭。”李易又變成正一品了。
“你說老夫是鴨子?老夫去找陛下。”
畢構看在不遠處吃飯的李隆基,你不說說他?
“真是填鴨,鴨子自己吃東西慢,可以采取人工加料的方式。
鵝也是,然后對鴨子和鵝身體不好,生長速度卻快。
耗費的糧食多一些,但很快可以長出足夠的斤數。”
李易說起填鴨技術,這么獲得的鴨子速度快,快很多倍。
消耗糧食多,看出肉周期和肉的價格,換算一下就知道劃算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