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那時要想引導百姓換地方買房子,一個是重點學校搬過去,一個是重點醫院搬過去。
當然,最先搬過去的應該是政府部門,真正的早九晚五,實際上早上去了晚上可以很早回來。
早上九點到地方,中午吃飯,一般的人得花錢,一元錢,食堂一大堆菜,僅次于李家莊子。
吃完飯在辦公室看電腦,先看新聞,看一遍,剩下的時間玩掃雷、撲克。
差不多下午三點了,沒事情了,打個哈欠,回家。
這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的二百多天的正常活動,得刨除節假日。
但是,每個月、每個季度、每年的年末,總有那么一些個日子很累。
各種情況匯總,然后處理,飯都不吃了,太忙了。
醫院不行,醫院沒有那種情況,始終在忙著,忙到醫生、護士麻木的程度,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溫和地跟患者說話。
一般這樣的醫生和護士,都沒問題,不會被患者拿刀干掉。
患者又不傻,會分辨情況。
“聽說有個醫館的坐堂醫被打了,他跟旁邊的婦人聊天,就給坐著被診斷的人診斷錯了。”
下午的時候,永穆公主聽李易說醫院的事情,想到一個小蘭傳回來的消息。
“病看了嗎?看得對不?方子開得有毛病沒?”
李易問,這個他得為醫生說話,你管我干什么呢,我病沒給你看錯就行。
我就算是跟女護士那啥,我把你的病治好了,影響你什么了?
他這么想其實就是一些同行的心聲,但他不會這么個思維。
“看了,開了一大堆藥,加在一起要超過二百緡,因為生病的人說你倆在打情罵俏。”永穆公主說。
“什么病啊?”李易詫異了,真的就光天化日之下?
“腎陽虛,要補。”
“那二百緡其實也說得過去,就是太高了,普通百姓承受不起。”
“患者是牙疼。”
“牙疼?腎陽虛、二百緡,誰醫的,給我帶過來。”李易烤地瓜的動作都不利索了。
“得抬來,腿打折了。”永穆公主笑著說。
“算了,不管他,讓那個打人的過來,我給看看,挨打的除醫籍。”
李易明白了,挨打的醫者裝逼,認為自己做什么都是對滴,醫德什么的都可以拋棄滴。
該,怎么不打死你?我都不敢這么干啊!
“打人的被一個道士接手了,他幫著給救治,現在不錯了,同時還有個小醫館提供了藥材。”
“所以這世上沒有什么行業的標準好壞,只有個體,但其代表一個行業的時候,為一己之私而使壞,死不足惜。”
李易聽明白了,有人看不管,而且還是同行業者。
他那時也是一樣,凡是殺醫的就使勁宣傳,醫生抗議,要保護醫生。
凡是醫療事故的,就可意淡化,要遵循法律。
這就跟儒教一樣了,一個醫生的勢力不可以被撼動,哪怕他們錯了,也輪不到別人出聲。
好在現在是大唐,這種情況李易不允許發生。
“回頭我規范一下,其實很簡單,律法越完善,處理起來越容易。”
李易不說醫生不好,他就是醫生,他也不說患者不對,他學習的時候的職業素養。
“那么摩尼教?”永穆公主順嘴問,你對醫者如此、患者如是,其他的呢?
“等過年的時候,煙花璀璨的。”李易想了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