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不缺,家里多,還給員工發。
因為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一看到降價,就去商議,要最低價,然后買回來。
之前鹽很便宜,他買了一大堆,放庫房中。
平均五毛錢五百克,價高的時候達到五元錢,甚至十元錢五百克。
他也不賣,給員工發,他不敢賣,怕被人抓把柄,得不償失。
后來有的地方一斤鹽才兩毛多,食鹽許可放開了。
像大閘蟹,他每年都買,不買券,券那個是金融產品,騙人的。
直接買家的大閘蟹,買很多,給員工發,假的東西包裝上卻是真的,不信你掃碼,一掃就掃到為正品。
不過他發的時候告訴員工這個是假的,自己拿回家吃,挺好吃的。
送禮也行,別人掃碼掃到的也是真,大家賣醫療器材的,明白對吧?
員工就很愛戴他,雖然有的也會自己離開去賣奶茶。
那個沒辦法,你留不住所有人,人各有痔,管他是內痔還是外痔呢。
永穆公主和小蘭不知道自己李郎的經歷,永穆公主問:“這個事情比較好?”
“比較好查,看誰在賣海米,給我查到他,跟我耍手段,我收拾不死他。”
李易點頭,不能饒了對方,你擾亂市場行為了。
今天你利用這個賣海米,明天你是不是再來個陳勝王、大楚興,或者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至于明教了、白蓮了都不說,到最后太平天國,然后中功、香功、‘****。
你們跟我扯呢?我還不知道這些個東西,不然我為什么要發行報紙?
李易要求查,逮到聰明人,你額外抬高海米價格,其他的東西價格怎么定位?
眼看著過年了,物價本就要起伏。
“李郎,海米的價格能漲多少?”永穆公主無法判斷。
“不是海米的問題,是其他人發現有機會,會利用同樣的手段搞宣傳。
百姓受輿論影響,額外購買東西,這叫超生活需求購買,絕對不行。
他們還不會玩兒,換成我,我能把這個發揮到極至,超市會員制。
我在梨園那里建個大超市,是專門為了富人準備的,他們并不吃虧,就是消費高了些。
他們有仆人和下人,幫著消化了,否則超前購買和無用購買就是個麻煩。”
李易又一次講解,我為什么不采取同樣的手段,不是我不會。
我甚至能做得比他們更好,他們這個是小把戲。
我控制京兆府和河南府的物價,沒有絕對的市場經濟和絕對的計劃經濟。
“李郎你再喝口湯。”永穆公主開心地端起湯盅喂李易。
方才自己聽著認為很厲害,沒想到自己的李郎早知道,就是不去用而已。
宮女太監們瘋狂地寫著,知道這一席話的重要。
這就是經濟學對吧?果然跟在東主身邊隨時能學到本事。
東主還有手段未使出來呢,并非不會,是不能。
想是范蠡面對我家東主,也得跪,范蠡只曉得功成身退,然后被人查的時候幾次散盡家財以求自保。
我家東主不是,我家東主無人敢無禮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