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擦,擦火柴是擦,擦皮鞋也是擦。”
“我非要說劃火柴呢?你給我劃個皮鞋我看……哎!你真劃呀?”
穿皮鞋的人往后躲,擦鞋的拿出把小刀:“是擦還是劃?”
“擦,火柴怎么賣?”
“免費試用,不要錢。”
“你一說免費,我怎么就哆嗦呢?”
“確實免費試,你擦一下,來,抽出一根火柴,擦,你那叫杵,跟火柴盒有仇啊?再來,你那叫點,繡花呢?你跟你媳婦兒也是點來點去的?要一下子就……你瞪什么眼?”
“我認為你在鄙視我,因為我沒媳婦兒。”
“那更要擦,擦才能出火花,大家說對不對。”
擦鞋的說著連續抽出火柴劃著,動作自然流暢。
有托兒跟著喊:“對~~先擦出火花,才能繼續插。”
“低俗。”宋璟突然說出兩個字,他認為一點不好笑,梨園的人怎么排練這等節目?
“百姓喜歡就好,教百姓怎么劃火柴,劃不好會廢掉一根火柴,又要宣傳火柴,又要讓人笑,只能通過這種手段。”
李易沒生氣,他給出解釋。
這種節目在他那時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過不了審,因為有很多人像宋璟一樣。
宋璟的女人也不少,他可以做,但不能讓沒有女人的男人說那樣的話,低俗、下流。
“報紙上不是已經講解過么?”
宋璟還是不能接受,可惜他說話不管用。
“我在報紙上寫個齒輪的離合與換檔,然后給你輛帶檔位的蒸汽機車,你能控制不?”
李易不客氣了,已經告訴你了,給百姓講的。
看書如果可以,我要大體老師作甚?我為什么還拿死囚練手?
停頓一下,他抄一個:“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璟不吱聲了,低頭吃火鍋,反正自己就說一句,總不能大過年的叫自己進團兒吧。
外面看節目的百姓卻哈哈大笑,他們喜歡這種段子。
順便摸摸兜,掏出火柴看看。
百姓基本上人手一盒,平時就揣在兜中,以備不時之需。
他們買的火柴可不是一大包一錢,按照盒買的。
一大包十盒,一盒五十根火柴。
正常來說一盒就是一角錢,他們買的時候需要一角三分到一角五分。
運往遠處的地方,一根火柴需要一分錢,他們一分錢買兩到三根。
不能再便宜了,除非他們自己去火柴廠大批量進貨。
火柴帶在身上,百姓莫名地有種底氣,不害怕沒有火了。
賣火柴的人要交稅,三十稅一。
賣一盒能賺二分多或四分多,不過進貨量大,他們壓貨,火柴不是那么好保存的,害怕潮濕,到時候賣不出去。
小孩子們不允許接觸火柴,除非自己家有灶臺做飯,放在旁邊一盒,孩子做飯的時候沒有火了可以用。
今年洛陽宮的孩子多了玩具,小鞭炮,就是小草鞭,很小的,拆開來用木頭燒完前面的炭來點,或者是有草香。
這種小草鞭的威力小,抓在手里爆炸,最多也不過是把手炸一點腫。
如果用指甲捏住,沒來得及扔出來,指頭發麻。
給他們的都是這樣的小鞭,不敢麻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