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老夫敬你一盅。”在李易想著的時候,畢構過來,端個兩錢的小酒盅。
十錢為一兩,一斤十六兩,一斤六百四十克,一兩四十克,一錢四克,兩錢自然是八克。
裝水是八克,四攝氏度時候的水。
“黃酒也拿這么小的盅喝?”
李易不解,八十盅一斤黃酒?關鍵我喝啤酒呢,我這一小杯就是二兩。
“飲盛!”畢構不廢話,我先喝了啊!
“干杯!”李易把一小杯啤酒喝下去,老畢你就坑吧!
“小易,老夫確實感謝你,據說明年朝廷財政收入……”
“老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說,過好今年成不?”
李易拒絕談財政,你讓我過個舒服的年不行嗎?
畢構瞪下眼睛:“老夫的意思是明年財政收入多,你得想辦法幫忙花錢,不是管你要錢。”
“那也要等明年,就差幾個時辰了,過了時辰咱們來說。”
李易覺得對方給自己下套,偶才不上當呢。
“也罷!”畢構不強求,反正他很高興,一直就不缺錢,甭管花多少,財政有結余,這個厲害。
“方寸成郭,萬民亦國,中原居小,四海廣博。泰山不讓土壤,涓流自成海河……是故江河長久,壘土筑城為囿。敗時茍,勝自湊,幾番黃河源頭,壁立千仞不朽……雪落北地冰封,鴉雀不離始終,念土兮、念鄉兮,不歲旭日蒸蒸……春秋變遷,冬夏復銜,去似彷徨悠遠,得為輾轉莫綿,提筆悠遠,落墨今年……”
大屏幕上的節目表演著,有男女吟唱,亦有舞姿翩然。
能夠看到大屏幕和水幕的百姓,瞧熱鬧,太好了,就像李易那時聽歌一樣,壓個韻就行,甚至都壓錯了也無所謂。
李隆基周圍的一群人聽著看著,皺眉頭了。
李易都愣神,誰買的節目?唱賦?
“李郎,這人還行吧?丹甑賦,國有豐年,看韻咬的。”
永穆公主一聽就知道是什么,里面沒有單字,至于說兩個三個字的斷句,其實是六個字的,唱的時候可斷可不斷。
沒有五個字,也沒有七個字,這叫正體賦。
丹甑賦的國有豐年韻,是曾經科舉時候的,多少學子在寫啊。
這個人居然敢自己又寫,得多有底氣?
這就相當于李易時候的藝考,到演唱的那一個環節。
一代代的考生,一千個人中有五百個唱‘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然后你還唱這個。
這么說吧,考試的評委們都聽膩味了,聽得想吐了。
但是,你的聲音一出來,就一句,所有的評委老師就知道,這個孩子應該錄取,滿分。
別管多少人唱過,我就是強,我的民族色彩頭腔共鳴就與眾不同。
現在唱的這個丹甑賦,國有豐年,比以前的很多人直白,直白中有帶著思想。
“像老白呀!”李易嘟囔一句,他說的老白是白居易。
用最淺顯的文字來描述最深刻的內容,比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還有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就是這么淺顯直白,這是到了一定境界了。
都是歌行,按照格律來說,各種缺點,守著規矩即如此。